摘要:”浩浩朝着前面的同学说。妈妈似乎觉得事儿不大,接着说:“哎呀,大度一点,同学之间磕磕绊绊闹点小纠纷不是挺正常的吗。

01

“呜……呜……呜……”欢欢在校门口一见到妈妈就伤心的哭了起来。

妈妈很疑惑,赶紧问:“宝贝儿,你怎么了呀?哭什么呢?”

“妈妈,今天我的同桌欺负我,我都没有惹他,他就踢了我一脚,好疼。”欢欢边哭边说。

妈妈似乎觉得事儿不大,接着说:“哎呀,大度一点,同学之间磕磕绊绊闹点小纠纷不是挺正常的吗?”

“可是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欺负我了,她每次都会找理由欺负我,可我明明就没有招惹他,不信你去问问我的同学,他们都看见的……”虽然欢欢极力阐述,希望说服妈妈能够帮自己想想办法,可性格本身就内向的欢欢妈妈却觉得,如果找老师评理,老师会觉得我们这一家人小气,还不如教孩子退一步开阔天空。

从那之后,欢欢就成了班里调皮学生的“玩偶”,想欺负就欺负,反正她也不会告诉老师,也不会告诉父母,更不会加以反抗。

孩子被欺负是以德报怨还是暴力还击?这是我见过最完美的回答

02

诚诚上小学五年级之前,似乎都没有跟同学发生过什么矛盾,可自从班里转来了一个新生,班上很多同学都成为他欺负的对象。

“爸爸,我今天在学校被新转来的同学打了,你看手臂上到处都是他抓的血印子,疼得要死!”诚诚很难过,眼睛里泛着泪花。

爸爸有些生气了,赶紧问:“他为什么要欺负你?你惹他了没有?”

“没有,就是因为我们上体育课,他站我前面,然后他后退的时候把我踩了一脚,我就提醒他了一句。结果他趁我去厕所的时候,就跟在我后面把我打了,还威胁我敢告诉老师和家长就要把我打得更惨,担心报复,所以在学校的时候我没有告诉老师。”诚诚一五一十的说着。

爸爸气得咬牙切齿:“怎会有这样的人!儿子,别怕他,下次他再欺负你,你就死劲揍他。用拳头打不赢,就用拿扫帚、板凳上!出事儿了爸爸给你抗!”

孩子被欺负是以德报怨还是暴力还击?这是我见过最完美的回答

没过几天,那个新转来的同学,又来找诚诚的麻烦了。他说诚诚上课的时候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所以下课后就避开老师,扯诚诚的头发。诚诚被扯得生疼,想起自己第一次受的委屈,再想想爸爸出的点子,诚诚果断起身,提起自己的板凳就往对方的头上砸。

结果那个新同学的脑袋被缝了六针,他们家也赔了好些钱。从那之后,诚诚没有再被新同学欺负,这让诚诚以为暴力能够解决一切难题,渐渐的他脾气变得暴躁起来。

03

以上两种方式,是孩子被打时家长们普遍的处理方式,有的觉得忍忍就过去了,总想着让孩子当个软柿子;有的觉得只要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就绝对不能忍,一定要让对方付出更为严重的代价。而这两种处理方式,都存在很多弊端,下面这位妈妈的教育才真的是堪称完美:

浩浩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对于自己被欺负这件事儿,你别看他小小年纪,还真是处理得一套又一套的。

“哎呀,你扫地的扫帚杆子把我胸膛戳痛了。”浩浩朝着前面的同学说。

孩子被欺负是以德报怨还是暴力还击?这是我见过最完美的回答

同学转过身,看着蹲着地上,捂着胸膛看上去很难受的浩浩,赶紧说:“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对不起,你原谅我好吗?我下次一定注意!”

浩浩见同学诚心诚意给自己道歉,并且自责得都快哭了,浩浩忍者疼痛告诉同学:“好吧,我原谅你了,可是下一次你一定要注意哦。”因为这件事,浩浩和这位同学竟渐渐的走得更近了,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浩浩在食堂排队领餐,遇到一个隔壁班上特讨厌的男生,插队不说,还总是把身体歪来倒去的,弄得浩浩特烦躁。浩浩提醒他:“同学,请你好好站着,你这样都影响到周围的同学了。谢谢!”

这个同学在年级上是出了名的调皮,基本上都没人敢惹他,就算是被他欺负,大家也都只是远远的避开他,尽量不跟他接触。虽然浩浩说得很有礼貌,但他依然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一副混混的模样,转过头来挑衅浩浩,并抬起手做了要打浩浩的姿势。

孩子被欺负是以德报怨还是暴力还击?这是我见过最完美的回答

浩浩并不怕他,而是大声告诉对方:“首先,所有同学都站得好好的,你不好好站着,歪来扭去的一会儿戳到这个同学,一会儿踩到那个同学,这本身就是你不对。再者,我今天不想跟你打架,不是我怕你,我觉得因为这么小一件事就动手,显得我很不绅士。”

见自己的的行为站不稳脚跟,再看看周围的同学都望着自己,那个同学羞红了脸,赶紧转过身规规矩矩的站着。

浩浩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从小妈妈就告诉他:当别人真诚给你道歉的时候,你可以原谅和宽容他;当别人和你发生口角的时候,你可以先以理服人;但是当别人想欺负你的时候,你千万别怕事儿,但也别用暴力解决问题,你可以更大声的告诉对方“我不好欺负!”

————————

孩子被欺负,这是每个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都可能要面对的问题。你赞同以上哪种处理方式呢?你又是如何引导孩子的呢?赶紧分享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