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或許是餐廳機器人拓展之年,很多機器人企業已經在佈局,這不,繼馬雲爸爸第二家全智能餐廳開業之後,海底撈全球首家智慧餐廳也即將迎來正式開業日,機器人貫穿於傳菜、收臺環節,營造全新就餐體驗……

對於目前餐廳機器人的發展現狀,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給出的判斷是:機器人進入餐廳雖然有一些起伏,有人讚揚也有人唱衰,但從本質上看,餐廳這個場景是有機會的。因爲餐飲行業需要大量的低端勞動力,這些低端勞動力就是在幹一些例如跑腿等重複枯燥的工作,用機器來優化人力是一條必然的結果。海底撈智慧店跑堂傳菜的機器人就是擎朗智能爲其專門定製的,還有另一款收臺機器人,共同協作服務消費者。

等待出發的機器人

據悉,花生運輸機器人已經成功上崗數十家海底撈門店,包括北京中駿世界城海底撈、北京萬豐橋海底撈、北京天通苑海底撈、北京大鐘寺海底撈、上海新松江路海底撈等,此外,也已經與上海南京東路重慶高老九、上海松江萬達高老九、上海五角場香天下、上海龍陽路香天下、上海金沙江路辣府火鍋、日上免稅店、辛香彙集團、上海金時代順風酒店、上海富淳飯店、杭州鉑晶宮、杭州二維火集團、客如雲、口碑等達成深度合作。

對於花生餐廳機器人快速落地的商業祕訣,擎朗智能總結了三方面的因素。

一、根據應用場景,實際需求設計。比如,擎朗智能的餐廳機器人寬度按照普通走廊的寬度來反推出。根據要在一條走廊上讓兩臺機器人同時通過的實際需求。從普通走廊1.5米寬出發,扣除掉機器人與牆壁的距離以及機器人之間的距離,最後得出機器人寬度就應該在0.5米左右。還比如,機器人高度以及托盤高度着重考慮普通成年人站姿以及坐姿方便拿取而設計。

機器人和服務員互相配合

二、運行穩定,適應性強。因爲餐廳的環境很複雜,絕大部分餐廳不會像工廠一樣,場地很空曠,餐廳基本上都會有走廊、大廳、包間等等,需要彎彎繞繞的地方很多,擎朗智能的餐廳機器人搭載公司自主研發複合型定位導航技術,在激光雷達基礎上,深度融合機器視覺、深度視覺、聲納、紅外感應、觸碰等多個傳感器,可以在餐廳複雜環境穩定運行,餐廳單臺Peanut無人配送機器人已經在實際環境中持續運行了2年,單臺累計運行了近4000公里。

等待任務的機器人

三、以租代售,押一付三。擎朗智能的餐廳機器人在餐廳跑通了商業模型,租賃僅需99元/天,歷史上第一次“賬算的過來”。目前已經進入海底撈餐廳服務,據機器人後臺數據顯示,單臺平均每天運行140次,運送280個托盤,遠超出人工運送200個托盤的工作量。而花費只需要99一天,只要人力成本的一半。

餐廳機器人進入關鍵時期,在這裏,小編友情提醒,市面上各種餐廳機器人良莠不齊,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充分了解機器人的各種性能,選擇已經量產的、落地的、質量有保障的餐廳機器人,才能真正實現“降本增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