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治疗思路总论3


落枕四个取穴思路以及相关代表疗法
①传统经络取穴:代表针法谭氏平衡针
②脊柱神经分布取穴:代表疗法:脊柱皮神经
③解剖肌肉取穴:肌筋膜松解术
④全息对应取穴:代表疗法八字疗法

三、肌肉筋膜辩证治疗


经过前面两思路治疗落枕,效果都很不错,但是临床还是有些顽固的,我们可以从局部近端考虑,也就是肌筋膜疗法。

落枕从肌肉上来辩证主要是

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

针刺肌肉的方法主要是扎肌肉起止点和肌腹的压痛点。

扎肌肉要先肌肉评估出是哪些肌肉问题,效果才好。具体可以学习参考肌颈膜松解术

一、斜方肌

斜方肌症状:患者在左右转动脖子时,会出现少阳经位置的牵扯痛,特别是伴有肩井穴周围的不适。
治疗取穴:
①斜方肌的起点(风池)
在枕骨的上按压寻找最应的压痛点,针后让患者左右转动脖子。
②斜方肌肌腹(在肩井穴附近)
把斜方肌肌腹捏起来,这样扎起来就不会怕弄出气胸什么的。
在痛点或僵硬处斜刺进针,行鸡爪刺法。

二、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症状:脖子左右转动明显受限,从颈椎后(小肠经的位置,即膀胱经的外侧一点)到肩胛骨内上角有一根筋扯着痛。
治疗取穴:肩胛提肌在肩胛骨内上角的附着点。
按压住肩胛骨内上角的痛点,在按压痛点处直刺下针,多能有奇效。

三、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症状:
颈椎少阳经侧的中段痛或则转脖子时下巴扯着痛。通过触诊胸锁乳突肌,左右对比后,会发现病变侧的胸锁乳突肌肌张力更高,并且起止点都能找到明显的痛点。
治疗取穴:胸锁乳突肌的起止点的位置。
在起止点附近,找最痛的点下针就可以,同时可以配合手法放松乳突肌。

四、斜角肌

斜角肌症状:患者能感觉斜角肌局部的牵扯疼痛不适,活动颈椎时会出现肩胛缝位置的酸痛,可是按压肩胛缝却找不到明显压痛点。

治疗取穴:斜角肌的肌腹上。
在痛点下针,一般需要深刺大约1寸半左右,到达第二肋骨骨面。也可以用手法松解斜角在横突上的起止点。

当然临床上还有其他的肌肉问题,这四块是问题最多的。

对于解剖肌肉不熟悉的,也可以根据经络辨证、疼痛部位辨证的思路来,

肌筋膜松解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