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恐慌自己還沒完成談戀愛、買房、結婚生子的人生使命......於是我們把自己變成海綿,不斷汲取,不斷充電,爭分奪秒拼命工作,按部就班地回答着人生這場課題。雖說成績還算不錯,但我還是擔心回國後找不到好工作,賺不回出國讀書的錢,更別說以後給爸媽養老,不努力點,真的對不起他們。

還有三個月,第一批90後就要30歲了30歲,像個分水嶺越逼近這道分界線,人的內心就越感到焦慮恐慌“你都快三十歲的人了,怎麼還……”這類句式哪怕聽得耳朵起繭我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煩惱那麼在深圳即將30歲的我們,到底在慌些什麼?

關於事業的焦慮“弦繃得太緊,總有會斷的時候”@留二喜,26歲,文案策劃研究生初考失利,26了纔拿到碩士學位。截至到目前,我真正工作的時間剛剛半年有餘。經常覺得與同齡人相比,我已經被拋下很長一段路了。爲了快速彌補這段差距,我拼命工作,經常工作到深夜,連週末都在抓緊時間充電。但弦繃得太緊,總有會斷的時候。最近工作越來越失意,頭髮也大把大把地掉。跟爸媽傾訴,換來的反而是加倍的煩惱。當時我掛完電話人就崩潰了,無法控制地哭到半夜。慢慢地,我學會了藉助香菸、酒精麻痹自己的神經,安慰自己,不必因爲別人的人生進程和自己的年齡而急着“做任務”。可說不焦慮,真的很難。

關於存款的焦慮“工作8年了,至今還沒混到一套房……”@Zoe,28歲,設計師每年過年回家時,總會被家裏人問“今年存了多少錢呀?”“準備買房了嗎?”說者可能無心,但聽者有意,工作8年了,至今還沒混到一套房……在我的思維裏,從來就沒有急迫買房的念頭,但似乎社會不是這樣認爲的。他們會告訴我,在深圳奮鬥一輩子沒買房或許還情有可原,但在老家就不是啦。自那以後,我每一天都在思考這個問題,開始變得焦慮無比。

@笑忘書,24歲,電商運營今年24,畢業兩三年,工資加上花唄勉強養活自己,有時候多的還要給爸媽。上個禮拜智齒髮炎,臉腫了一大半,實在受不了去了醫院,賬單上的數字遠遠超過了心裏預期,真的有點崩潰。所以啊,母胎單身到現在,我也不敢談戀愛。總擔心沒有錢和精力多支撐一段關係,沒法給對象買禮物,沒法帶她去喫飯,沒法帶她出去旅行。

關於愛情的焦慮“我不過是想嫁給愛情,可他們覺得我矯情”@南在南方,26歲剛畢業那會,我還對女友許諾,說再過幾年就娶她。結果出來深圳三年了,日子過得很艱苦,開始有多雄心壯志,現在就有多憂愁。房子首付都沒攢夠的我,工作四處碰壁的我,被父母催促回家的我,在女友面前都不敢提“結婚”這兩個字。不知道接下來的生活會怎樣,作爲一個男友給不了女友安穩的生活和承諾,作爲兒子給不了爸媽應有的報答。

@五分糖紅茶瑪奇朵,25歲,編輯習慣了一個人生活的我,至今爲止戀愛經驗還是零,總感覺婚姻是件很遙遠的事,甚至有點與我無關。可今年回家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在提醒我,該穩定下來了。爸媽還自作主張替我安排了幾場相親。可相了幾次,才發現網絡上有關相親的段子真實無比,這世界奇葩太多,Mr.right千年難遇。我不過是想嫁給愛情,可他們覺得我矯情。總有人不斷地告訴我,“你呀,不要那麼挑了,找個差不多的就行了,別那麼在乎長相,男人還是有錢的最靠譜。女人這一輩子,註定了要相夫教子要三從四德,要依附於男人終老一生。你還能一輩子不結婚不生子嗎?等老了,誰來照顧你?我們都是爲了你好......"被家人逼到牆角的我,越來越無力,整天整天把自己埋在工作裏,逃避家人的電話,都說常回家看看,可我,不敢再回家了......

關於孩子的焦慮“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妮娜貓,29歲,IT工程師我熬過了被催婚,被催孕,卻沒熬過被催二胎。家人只想着“獨生子女太孤單,家裏多個人多份熱鬧,趁年輕好恢復......”我所有的想法和理由,他們不認可,也不想知道。而我和先生都正處於事業關鍵期,大寶的補習班、培訓班,家裏的日常開銷也是一筆鉅額支出,到處都是要用錢的地方,可賺的往往不如花的多。然而這些,長輩並不認可,總說他們當年多艱苦,飯都喫不上也照樣撫養了幾個兒女,29不生,過了30成了高齡產婦就晚了......有時候壓力太大了,下班了也不想直接回家。一個人躲在車裏大哭,下了車擦乾眼淚,到家還是像沒事人一樣,都說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但一結婚才知道,未來的一切都身不由己,我不過只是想好好把大寶撫養長大,讓他受到我能給到的最好的教育,健康成長,可這樣也好難......

關於父母的焦慮“年近三十,最害怕子欲養而親不待”@溏心蛋一個半,23歲96的,還在國外讀研。爸媽經常在電話裏教育我好好讀書,不要操心家裏的事情,但看到視頻裏爸媽老去的樣子,真的很心疼。小的時候不懂事,常常埋怨父母不早點送我出國,長大了才懂得爸媽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比起很多人我已經生活地足夠好了。爲了送我出國留學,他們瞞着我花光了他們的養老錢,知道了事實的我壓力忽然變得好大。雖說成績還算不錯,但我還是擔心回國後找不到好工作,賺不回出國讀書的錢,更別說以後給爸媽養老,不努力點,真的對不起他們。

@LOP,28今年二十八歲,農村出來的父母辛苦供我和姐姐上學,本科、碩士、再到博士,現在事業纔剛剛起步,可父母已經老了,到了時常生病的階段。原本一件很遙遠的事,現在只是一瞬間。真的害怕有一天“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每次想到這些,我心裏有種說不出的痛,也越來越爲30歲之後的人生感到着急。工作是夠拼命了,但掙錢的速度怎麼也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關於身體的焦慮

“原來拿命換錢真的不是開玩笑”

@齊白白,25歲,程序員996是福報,007是日常,我真的害怕有一天會猝死。工作三年,頸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心律不齊全找上我了,看一個體檢報告要花掉的勇氣,比上學帶成績單回家還要大,生怕自己得了什麼大病。原來拿命換錢真的不是開玩笑。

寫在最後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大環境下,人越接近30歲,內心就越容易恐慌。恐慌自己還沒完成談戀愛、買房、結婚生子的人生使命......於是我們把自己變成海綿,不斷汲取,不斷充電,爭分奪秒拼命工作,按部就班地回答着人生這場課題。卻似乎忘了,這些生活是否真是自己原本期許的模樣。人生短暫,我們不能因爲三十將至,就妥協將就,在遺憾和如果當中過完餘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年齡不過是一個刻板的數字,它不該成爲我們人生的分水嶺。能把每天都過得有意義,強大自己,充盈內心,過了30又何妨? 今日話題:你對十年後的自己有什麼的期待?

來源:花樣深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