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常山自古多奇石,造型奇特,素有“中国观赏石之乡”美称。距离常山县5公里有一小镇,名曰青石镇。青石镇之名,因石而得,更因石而名,被誉为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第一石城。这里,一城山色满城石。漫步在小镇街头,几乎每个角落都留下了石头的身影。在这里,石头是人们赖以生活的基础,是经济腾飞的基石,更是未来小镇发展的助推器。

盆景制作显技艺

“叮当叮当……”市场内传来了金属与石材之间碰撞发出的悦耳响声。常山青石镇村民徐师傅是市场里的卖家之一。他正将大块的龙骨石碎分成一个个小石块。他说,龙骨石上布满丝纹经脉,形态奇特,玲珑剔透,可制作成假山和盆景。石头按吨出售,品像不同,价格也不同,并且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碎石。

2个小时后,徐师傅将分割出来的小石块洗净,放置在一起。设计师通过观察石头的形体、色泽、纹理等,掌握其神韵,进行整体构思。徐师傅说,一块好的石头,会与设计师“对话”。加工时,操作工人需要根据构思或设计图对观赏石进行不断凿、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仅限于石头加工,还不能成就一个完美的艺术作品,作为装饰,可在石缝中加入细小导管,引水流顺石而下,制成一个小瀑布,一静一动,颇显美感;还可依据造型设计,在石缝中或盆景内栽入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观赏石的配座,好比是书画之托裱,是作品完美与否的另一个重要标志。配座的大小、材质的选用可是一门大学问。山石类和一些大中型卵石,一般是依照园林立峰的供置方法,配置底座和托架;小型观赏石,除了配置木座、竹座、石座,还可以做锦匣贮放。“观赏石不宜置放于水盘正中央,根据黄金分割原理摆放才能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徐师傅一边调整石头位置一边解释。

边听故事边品鹅

逛了一趟市场,怎么能不去看看久负盛名的西石?西石又名砚瓦山石,是制作砚台的上好材料。据说,西石中紫色的砚石最为名贵。它产于砚瓦山村,该村也因它得名。西砚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西石做出的砚台石质滋润,呵气可磨,水贮其中,久不干涸。据说,西砚与端砚、歙砚、洮砚还共同被列入中国名砚。西砚的一种特质是其它砚台不具备的,它可预测天气,每到天快下雨,砚台就隐隐渗出水。

关于此,还有一段故事呢。相传清朝年间,有位落魄的书生进京赶考(当时赶考需要经过青石镇常山港),但遇河水暴涨,窘迫的书生被一位开采西石为生的石工收留。这雨足足下了两个多月,书生错过了考期便在石工家里居住下来。日久天长,书生与石工的女儿相知相恋。不知不觉已三年,第二次京试如期而至。临行前,姑娘抱着一方西砚送于书生。有才能的书生在考场上见砚如见人,超常发挥并高中三甲,长留京师。一日,突下倾盆大雨,砚台渗水,书生想起常山有位一直等待他的姑娘便心神难宁。后来,书生回到石乡却找不到姑娘。乡人告知,石工采石从山上滚落后重病身亡,姑娘卖身葬父。在长年的无助与等待中姑娘于那个雨夜香消玉陨。原来,书生看到砚石渗水,是姑娘对他的最后呼唤!从此砚瓦洞中开采的西石,雨天前总含着泪。 来常山的游客口福相当不错。当地农家烧制的鹅肉非常有名。现宰杀的土鹅,去除内脏洗净后切块放入煲中,加水与大料后炖煮,待大火烧开改为文火慢炖。“炖土鹅很讲究火候,火候不够,鹅肉咬不动;火候太过,肉又会变柴……”厨师一边操作一边介绍。1个多小时后,上了桌的鹅肉汤汁深厚、香味扑鼻,让人食欲大开。轻咬一口,肉质鲜嫩、十分美味!

记者:吴可嘉

编辑:陈沈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