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9月9日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2屆會議上,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主席何超瓊和監察顧問伍淑清現身會議現場,以非政府組織代表的身份在會場內外爲香港發聲。原標題:伍淑清:從內地買地球儀 只爲香港學生能全面認識中國。

原標題:伍淑清:從內地買地球儀 只爲香港學生能全面認識中國

伍淑清:爲香港發聲

在9月9日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2屆會議上,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主席何超瓊和監察顧問伍淑清現身會議現場,以非政府組織代表的身份在會場內外爲香港發聲。近日,《面對面》欄目專訪了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監察顧問伍淑清。

奔走聯合國 爲香港老百姓發聲伍淑清說參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2屆會議的目的,是用民間的方式向大家解釋香港現在發生的情況。而對於因此可能要面臨的尖銳問題,伍淑清說她早有準備。

伍淑清:負面問題越多越好,我們可以針對負面問題做正面答覆。爲什麼我們代表香港來發聲?我們完全是民間的代表。我們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是個民間的協會,本身有很多婦女、很多家庭希望我們發聲。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申請了兩次發言的機會。可每次發言時間都很短,只有90秒。伍淑清把原來給她的發言機會讓給了何超瓊。這樣,何超瓊的發言時間合在一起就是三分鐘,可以講述得更從容,一氣呵成。

當地時間9月11日,何超瓊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2次會議一般性辯論環節發言,強烈譴責近期發生在香港的暴力違法行爲。 “

自6月9日以來的95天裏,香港民衆被130起抗議活動所折磨,其中110多起以無來由的暴力和非法行爲收場,最終導致數百家小型企業倒閉,許多工人失業。我們呼籲國際社會對這些組織者和影響者予以譴責。

何超瓊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的發言”

何超瓊與伍淑清在聯合國發聲後,很多香港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向她們致謝。

伍淑清:香港老百姓很善良很怕事,大家一般都不願意出頭露面,回去有些人就非常感謝我們。他們也是有苦說不出,因爲香港現在這個環境,大家心裏都非常明白。我們的媒體現在完全是一面倒,也不會幫他報道,他在路上一說出來可能有一批人會打他。“沒有擔當就不要搞學校”
自從伍淑清和何超瓊要赴聯合國演講的消息傳出,香港網絡上便開始出現針對她們的攻擊,甚至威脅她們的家庭和事業。對於伍淑清來說,這種攻擊在她參會之前就曾出現過。9月初,香港各大中院校開學之際,有亂港分子煽動學生罷課,中華基金中學部分學生受到影響,提出要與校方商討罷課安排。

作爲學校創辦人,伍淑清和校長與這些學生見面,並安排學校播放了講述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以及香港迴歸之後的愛國影片。

與學生見面當天,伍淑清明確表示自己不同意教師、校工罷工或學生罷課,會勒令參與罷課的學生退學、辭退參與的教職員。當天談話結束後,提出罷課的學生本已心生退意,但當時的形勢已經不由他們控制了。迫於其他方面的壓力,全校900名學生中,仍有二三十名同學半天沒來正常上課。半天之後,學生們決定取消罷課行動,改爲號召校友及公衆到學校聲援及保護學生。消息一出,伍淑清頓時成爲亂港分子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放言要聲討、抵制伍淑清及美心集團。

伍淑清:站出來說話肯定有人攻擊,後來有幾個老師,還有退休的校長說,“你好勇敢,出來講話”。我覺得應該要做,因爲我出來起碼做了擋箭牌,亂港分子不會攻擊他們,沒有擔當你就不要搞學校。

兩萬塊從內地買地球儀 只爲學生能全面認識中國

伍淑清認爲,很多社會問題的根源都源自於教育,她自己的經歷就是最好的例子。伍淑清祖籍廣東臺山,1948年中秋出生在香港,少時就讀於香港,後赴英美留學。

伍淑清上小學時,來自北京的中文老師教他們中國歷史、古文,也常常講起內地的情況、北京的故事。這樣的教育不僅爲伍淑清打下了紮實的中文基礎,也賦予了她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1998年,伍淑清發起成立“中華青少年曆史文化教育基金”,每年資助組織香港中學生到內地參觀考察。2000年,伍淑清成立了中華基金中學。

談到她創辦的學校和香港其他學校的區別,伍淑清說我們學校的校歌是中文的。教學以英語爲中心,也要懂得普通話和廣東話。學校常常組織學生跟老師去內地和國外考察。每次出國,伍淑清都會安排學生到當地的中國使領館拜會,在國旗下唱國歌,讓學生們知道出了國,爲他們提供保護的是中國的使領館。伍淑清講她曾花2萬多元錢從內地買地球儀空運到香港,她說因爲內地買的地球儀不僅有中文名字,而且大陸跟臺灣是一個國家。而在香港或其他地方買的地球儀,臺灣有可能和大陸是分開的。

因爲擔心當代香港青年在成長中因缺乏國家觀念而被誤導、被利用,伍淑清邀請了多位有心人編寫了《國史百聞》,介紹近當代一百宗歷史事件。同時,專門培養能夠教授中國歷史的老師,讓香港的年輕人瞭解,香港和國家是不可分的。

心繫祖國 伍氏家族爲內地捐資超2億港元

1997年7月1日,香港終於迴歸祖國懷抱。當天,伍淑清和父親一起,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加了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伍淑清到現在都記得父親當時高興的樣子,對於父親來說,能看到中國人可以自己管自己的地方,感觸頗深。

伍淑清:父親在美國出生,兩歲回來,在香港讀小學,在廣州讀中學大學,所以他們這代人覺得中國人的身份很重要。1947年以後,父親來香港工作,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50年以後看到香港是一箇中國自己的地方,他們這代人的感觸非常深,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2008年我們參加奧運會的時候,中國代表團出來,我爸爸非常高興地站起來,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他這麼激動。他們這代人平常不出聲,但心裏都希望看到自己國家強大,也希望自己爲國家做點事情。

據不完全統計,四十多年來,伍氏家族爲內地教育、文化事業捐資超過2億港元,而伍淑清本人穿梭往返於香港和內地不同城市之間3000多次。近些年,伍淑清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社會活動上,希望在青年工作和教育事業方面多做些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