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湧現出不少雄才大略、銳意進取的沙皇,如彼得大帝和葉卡特琳娜二世,他們將落後的俄羅斯“鍛造”成了名副其實的歐洲強國,其繼承者亞歷山大一世在戰勝拿破崙後,更是將俄國國勢推向了頂峯。莫斯科郊外的霍登廣場準備舉行盛大的慶典,有一位28歲的青年將要在這一天加冕爲俄國沙皇。

預告視頻,先睹爲快!

1896年5月18日。莫斯科郊外的霍登廣場準備舉行盛大的慶典,有一位28歲的青年將要在這一天加冕爲俄國沙皇。依照慣例,新沙皇將賞賜臣民禮物,爲了得到沙皇的“恩典”,來自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貴族、農民和工人浩浩蕩蕩地向霍登廣場湧去。當人們聽到臺上的呼喊聲,誤以爲要發放禮品,於是不顧一切地衝向禮品亭,現場維持秩序的警察無法控制擁擠的人羣。就這樣,霍登廣場發生了嚴重的踩踏事故,有兩千多人身亡。

十月革命後,沙皇尼古拉一家將經歷怎樣的命運?

沙皇加冕

新沙皇的登基慶典籌備了14個月,費用超過1億盧布,出席盛典的各國皇室成員和政府代表多達數千名,清朝重臣李鴻章也親赴現場表示祝賀。難以想象的是,一場充滿喜慶的加冕儀式,竟成了令俄國人悲痛不已的“大型葬禮”。雖然儀式最終“圓滿”結束,沙皇也在各國顯貴的慶賀聲中順利即位,但這場慘案似乎也爲沙皇的命運埋下了不祥之兆。這位沙皇就是在歐洲歷史上“聲名顯赫”的尼古拉二世,他在前半生統治着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在後半生,他不僅失去了皇位,還落得個慘遭滅門的下場。那麼一生跌宕起伏的尼古拉二世到底有着怎樣神祕而傳奇的經歷呢?

十月革命後,沙皇尼古拉一家將經歷怎樣的命運?

尼古拉二世

尼古拉二世是羅曼諾夫王朝第十八代沙皇,也是最後一任沙皇。羅曼諾夫王朝統治了俄羅斯數百年,是俄國曆史上最強盛的帝國。其中湧現出不少雄才大略、銳意進取的沙皇,如彼得大帝和葉卡特琳娜二世,他們將落後的俄羅斯“鍛造”成了名副其實的歐洲強國,其繼承者亞歷山大一世在戰勝拿破崙後,更是將俄國國勢推向了頂峯。然而,歷代沙皇的豐功偉業並不能掩蓋俄國社會的沉痾痼疾。

十月革命後,沙皇尼古拉一家將經歷怎樣的命運?

冬宮廣場

俄羅斯帝國是典型的封建國家,直到19世紀還頑固保存着野蠻落後的農奴制,毫無權利的農奴被永遠束縛在土地上,俄國發展也因此遠遠落後於西歐國家。特別是克里米亞戰爭的慘敗,激發了沙皇政府改革農奴制的決心。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了綿延俄國數百年的農奴制,俄國開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但是由於改革的不徹底,引起了革命者的仇視,亞歷山大二世最終遇刺身亡。隨後,亞歷山大三世走上了政治舞臺,這位沙皇將會給俄國帶來什麼呢?

十月革命後,沙皇尼古拉一家將經歷怎樣的命運?

亞歷山大三世

亞歷山大二世被刺後,繼任的亞歷山大三世在政治上實行高壓統治,他深知一旦效仿西歐式的民主改革,自己的權力必將不保。亞歷山大三世既不想成爲改革的“犧牲品”,也不想中止富國強兵的步伐,他迴避了土地和民主問題,而在經濟領域尋求突破。亞歷山大三世大力推進鐵路建設,實行關稅保護,大力吸引外資並扶持重工業發展。到19世紀80年代俄國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爲繼英美法之後的又一工業強國,俄國再次邁入西方列強的行列。

十月革命後,沙皇尼古拉一家將經歷怎樣的命運?

1905年俄國民主革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