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影像診斷與介入頻道”關注我們

  一例奇怪的頭痛……

  作者|一支筆

  來源|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病例簡介

  患者,女,44歲。因“頭痛1周入院”。

  患者1周前出現頭痛以前額及後枕部明顯,無明顯畏寒發熱,當時未予重視及治療,頭痛持續存在,近兩天來頭痛加重,伴有噁心嘔吐,今到本院急診查頭顱CT未見明顯異常,爲求進一步診治擬“頭痛待查”收住本科。否認“高血壓,糖尿病”病史。

  查體:體溫:36.9℃;脈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94/121mmHg。神志清,左瞳3.0mm,右瞳3.0mm,圓形,對光反射靈敏,眼動自如,眼球震顫無,額紋對稱,鼻脣溝對稱,伸舌居中,頸抵抗(+),肌力:左上肢5級,下肢5級,右上肢5級,下肢5級,肌張力無增高及減低,淺感覺:無異常,指鼻試驗:左(-),右(-),左巴氏徵-,右巴氏徵-,心律齊,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溼囉音,腹軟,無壓痛。

  輔助檢查:本院頭顱CT肺CT:未見明顯異常。血常規示WBC11.9*10^9/l。

  初步診斷:頭痛待查;病毒性腦膜炎可能;高血壓病3級

  ■入院後患者頭痛仍存,較劇,有噁心感,轉頸疼痛明顯,胃納睡眠欠佳。

  ■入院第二天行腰穿可見均勻血性腦脊液流出,測壓370mmH2O,予送檢腦脊液急診三管試驗化驗均勻血性腦脊液,腦脊液常規+生化+LDH+乳酸:白細胞計數:80×10^6/L,紅細胞計數:31.20×10^9/L,蛋白定性:陽性2+,蛋白定量:120mg/dl,葡萄糖:2.31mmol/L,氯離子:117mmol/L。

  考慮爲蛛網膜下腔出血,並進一步查急診頭顱CTA,予停抗病毒,繼續予甘露醇針脫水降顱壓,加用尼莫地平針改善血管痙攣。

  第二天頭顱CTA:頭顱CTA未見明顯異常。請神經外科會診後建議2天后複查腦脊液,頸抵抗(+)三指,克氏徵陽性。複查腦脊液常規+生化顏色:紅色,透明度:混濁,白細胞計數:20×10^6/L,紅細胞計數:28.00×10^9/L,蛋白定性:陽性2+,蛋白定量:111mg/dl,葡萄糖:2.41mmol/L,氯離子:117mmol/L。

  ■第四天腦血管造影未提示明顯動脈瘤徵象。患者蛛網膜下腔出血,但未見顱內動脈瘤,需考慮脊髓血管畸形、顱內靜脈竇畸形等少見病因,進一步查頸椎MRI+增強排查病因。

  頸椎平掃+增強:C3-7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質增生。

  頭顱平掃+DWI+增強[MR]+MRV:左側額葉缺血竈。左側橫竇局部略狹窄。胸腰椎MRI提示腰髓硬膜下血腫。

  ■神經外科探查見血腫位於T11-L1硬脊膜下,部分血腫包膜形成,壓力高,予清除血腫,切除血腫壁部分送病檢。探查見T12-L1腹側硬脊膜表面大量異常血管增生變粗,部分呈紅色,引流靜脈暗黑色,粗大,予電凝燒灼瘻口及增生血管,徹底止血,原位縫合硬脊膜,椎板棘突用4片連接片及8枚螺釘固定。

  ■術後診斷:

  T12-L1硬脊膜動靜脈瘻

  T11-L1硬脊膜下血腫

  蛛網膜下腔出血

  高血壓病3級

  低鉀血癥

  見胸11-腰2椎體水平T1高信號 ↓

  橫斷面↓

  T2見高低混雜信號↓

  T1增強↓

  ■討論:

  硬脊膜動靜脈瘻是脊髓血管畸形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臨牀上多表現爲脊髓病,而出現蛛網膜下腔出血較少見,尤其低位的硬脊膜動靜脈瘻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而出現頭痛症狀。

  本例表現爲頭痛較劇烈,頭顱CT陰性,當時考慮病腦,腰穿檢查,三管試驗陽性,再行頭顱CTA也未見動脈瘤,當然也有隱形的動脈瘤,行DSA檢查仍未見異常,最後查MRI檢查是低位硬脊膜動靜脈瘻這是很少見,最後經腦外科手術治療確診,給臨牀診斷帶來了一定難度,易誤診診治。

  它的致病機制是脊髓靜脈高壓,阻礙靜脈迴流,導致脊髓動脈灌注壓下降,引起脊髓變性、壞死,而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考慮脊髓靜脈高壓,毛細血管網破裂出血入蛛網膜下腔,治療手術、栓塞及聯合治療。

  有些人偏向栓塞治療,認爲栓塞治療創傷小,診斷與治療可以一次完成,病人治療後恢復較快。

  另外一些作者認爲手術療效比較肯定,複發率低和併發症少。

  近來,很多人提出聯合治療,如果栓塞效果好首先考慮栓塞,或者先栓塞後手術,在不能栓塞的情況下采用手術治療。然而目前仍沒有最佳的治療手段。

  應該提到的是,無論採用哪種方法,治療前都應該認真評價硬脊膜動靜脈瘻的供血動脈和引流靜脈。

  ◇◆◇◆◇◆◇◆◇◆◇◆◇◆◇◆◇◆◇◆◇◆◇◆◇◆◇◆◇◆◇◆◇◆◇◆◇◆◇◆◇◆◇◆◇◆◇◆◇◆◇◆◇◆◇◆ 推薦閱讀

  ⊙爲什麼體檢正常卻照樣得癌症?問題出在這裏

  ⊙腹部平片上的鈣化樣密度竈,你能想到這些情況嗎?

  ⊙出現在片子上的管子和導線都是啥?丨一文讀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