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沃爾杯若是明智的話,今年就應該讓世界聯隊爆冷擊敗歐洲。

畢竟,如果歐洲聯隊連續三年奪冠,很可能會消磨人們對這項賽事的熱情。畢竟,懸念是競技體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對一項表演賽事亦如是。

然而,今年若是想讓哪位球員高風亮節偷偷讓分可就難了。與前兩年不同,第三屆拉沃爾杯進入了ATP賽程,雖然仍是一站沒有積分的賽事,但球員的交手戰績將被計入官方“頭對頭”數據。

對於拉沃爾杯的前程來說,這是重要的一步。費德勒畢竟霸道總裁,他和經紀公司幕後操盤拉沃爾杯,自然可以獲得頂級資源以及ATP的支持。當然咯,費德勒也將會在明年初支持ATP的首屆ATP世界盃賽。相互撐場,皆大歡喜。

雖然不計積分,但兩支隊伍裏都是成名已久的巨星或血氣方剛的小夥子,交手戰績被計入官方數據,只會讓球員更加真打。誰又會願意爲盃賽保留懸念而自我犧牲頭對頭數據?

這麼說吧,連歐洲聯隊的替補隊員阿古特都是世界第10的咖位,放到世界聯隊就直接是一哥的水平。而世界聯隊的替補隊員,則是知名度很低的湯普森。

也是世界聯隊倒黴,安德森已經因傷提前結束了2019賽季,另外兩員猛將,德爾波特羅傷還沒有好透,而錦織圭又因傷退出了對他來說意義重大的亞洲賽季。心疼世界隊的隊長麥肯羅,賬下無人,用兵真是捉襟見肘。

既然說到了錦織圭,還真值得多說幾句。他有一個非常榮耀的身份——現世界排名前十中唯一的非歐洲球星。不過,這個身份在亞洲賽季之後還能否保持就不知道了,畢竟他去年在東京和上海分別打入決賽和8強,掙到了480分。而一旦他跌出前十,就將出現世界前十被歐洲人包攬的壯觀景象;畢竟,現列第11到15位隨時伺機衝擊前十的弗格尼尼、孟菲爾斯、貝雷蒂尼、戈芬和丘裏奇,也全部來自歐洲。

圖片來源:Twitter @Tennis Memes

拉沃爾杯上世界聯隊的困境,只是男子網壇被歐洲人統治這一現實的縮影。既然2019年大滿貫賽季已在美網後落幕,我們正好可以統計一下2010到2019這10年的整體情況——這10年裏,世界第1寶座只被費納德穆四巨頭輪流掌控,而且這個情況看上去一時半會兒不會改變;即便改變,年輕一代的新王很有可能同樣來自歐洲。而這10年裏的40項大滿貫賽事,冠軍竟然也全歸歐洲球員所有;上一次非歐洲球員的大滿貫榮耀,已要遠遠追溯到2009年美網的德爾波特羅。

這和女子網壇對比鮮明。今年四大滿貫女單冠軍分別被日本人、澳洲人、歐洲人和加拿大人分享,哦,那個奪冠無數的美國人,贏得了兩個亞軍。

男子網壇何以被歐洲長期壟斷?照理說,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有着輝煌的傳統,但現在只能屈就二線國度。美國《網球》雜誌名家史蒂夫·蒂格諾在專欄中表示,這個問題很難找到確定答案,但他能夠想到的因素有——相比於有着太多職業運動項目可以選擇的美國,有運動天賦的歐洲青少年更傾向於網球運動;歐洲教練的整體水準全世界一流;相比於美澳的硬地,歐洲的紅土更有利於青少年球員的成長。

當然還有文化方面的差異。從小就熟諳數門語言並且習慣了跨國參賽的歐洲球員,對於職業網球的國際化特質有着更好的適應性。我們看到,梅德維德夫在美國的土地上取得重大突破,面對噓聲四起的紐約人,他完全不怵,甚至能玩弄於股掌之間。相比而言,過去幾年的美國頭號球星伊斯內爾,職業生涯15個冠軍中的14個來自本土。

也許,只有在若干年後巨頭時代真正過去,格局才能夠重新開放。畢竟,新生代球員除了有蒂姆、茲維列夫、西西帕斯和俄羅斯新三駕馬車之外,加拿大的兩位年輕人阿利亞西姆和沙波瓦洛夫也都很優秀,澳洲還有德米納爾和波普林。而且,誰知道呢,雖然不報很大希望了吧,但也許——科基納吉斯的身體不再是玻璃人,克耶高斯也能幡然悔悟?

圖源:視覺中國/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