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绿纱独家原创吗,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要说清楚北京胡同的来由,就得从元朝大都城(北京城)说起。而说到元朝都城大都城的建筑史,就不能不提到刘秉忠这个人。刘秉忠原来叫刘侃,17岁曾当过负责文字记录的书记官,不久就出家当和尚,法号子聪。由于刘秉忠在天文地理农田水利和建筑方面的才能,后来被忽必烈所重用,虽然成为元廷要人,他仍然一直穿着 僧衣,时人称之为聪书记。大都城的设计和修建,主要是在这个聪书记的主持下完成的。元大都的整个建设过程,和现代的城市规划设计极其相似:首先是地形测量,然后提出设计理念,制定出总体规划。在施工方面,则是先地下后地上,在地下铺设排水设施,再在地面上分区布局具体设计。

元大都

大都城动工兴建于公元1267年正月,历经9年有余,于1276年基本竣工(可惜刘秉忠在大都城没有建好之前就离开人世了)。建好后的大都城呈长方形,外廓城墙周长为28.6公里.面积有50余平方公里。新中国建立后.在当年的北城墙。北京市文化局竖立了一块“土城,元大都北城遗址”石碑,又在二环路北3公里处,特意保留了一截元大都的旧城墙址,供人们怀想当年的盛事。围绕城墙开设了11座大城门,四个城角还设置了便于嘹望的角楼。相传刘秉忠设计大都城时,曾梦见三头六臂的哪吒,因此本应为12个城门,便在北边少了一座门,成了11座门,整个形象看上去就像是哪吒,因此人们又称大都城为哪吒城。

元大都旧城墙址

大都城的结构是三环套:最外是大都城,在城内的西南地区,则是皇城,大致在现在的广安门南面。三环套中最里面的一城就是宫城,地处皇城东部,也就是现在的故宫所在地。宫城长一千多米,宽七百多米。大都城中最主要的大街有18条(东西、南北各9条),规整有度,很像一个大棋盘,此外还有很多小街和巷子穿插其间。大街多为南北向(按严格的中轴线排列),宽达40米.小街宽也有20米,小巷子则有三四百条,其宽度在6~7米之间。小街和小巷子多为东西向,这些小巷子,就是胡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回到欧洲后,即使在监狱里,也对汗八里(“汗八里”即突厥语“大汗之城”的意思)一往情深。大都城街道笔直,从这一端可以望见另 一端,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设计之美妙,难以言传。

元大都街道示意图

大都城内的居民区,则被南北和东西走向的大街道划分为50个坊,坊就是大都城里皇城之外的居民小区。坊与坊之间,不是用坊墙来分割,而是用街道,院落和巷子来划分的。在坊间,胡同自然出现了。胡同的含义。类似于南方的里弄或巷子。但是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代,它又有其独特的意蕴。经过学者们的研究,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胡同与水井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认为,胡同就是从蒙语“忽洞格”(井)转译而来。蒙古人由于来自荒漠草原,对于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和重视度,在修筑房屋之时,会把水井放在重要的位置。根据记载:直到明清时代,每条胡同都有水井,便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北京胡同

大都城修好后,最早搬进城的,当是要进驻皇城和宫城里面的蒙古君臣和嫔妃等。但是光有皇家的人住着,这座城仍然是一座空城,没有生气,必须要有达官贵人和普通老百姓住进来。大都城才是一-座 充满活力的城市。元世祖忽必烈决定让有钱人家和达官贵人率先从燕京等地搬进坊里来,并且规定每户占地八亩一五千多平方米,这已经够阔气的了。于是,很多官僚富户就在大都城坊里大兴土木,修起了精致的院落,这就是后来的北京四合院的前身。一排院落与另-排院落之间由于通风,采光和交通的需要,相互之间都留出了狭长的空间,这片空间,就是胡同的诞生地。为抵御冬天寒冷的西北风,这些院落大多坐北朝南连成一线,因此坊里的小街和胡同则形成东西走向了。

元大都的院落

胡同正是在元大都独特的城市规划设计和蒙古人对水井深刻眷恋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北方建筑文化。据说,北京胡同最多时有六千多条.最早形成胡同片区的是在朝阳门内大街和东四之间,那儿的胡同十分规整,彼此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胡同里一般以行人为主,偶尔也有人力车通过。胡同是街坊邻里相互交流来往的地方,在社区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按照作家汪曾棋在《胡同文化》里的说法,胡同还能提示方向,有城市指南的作用:“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那时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元代留下的胡同也是原道文化发展的重要佐证。

参考资料

《元史》

《胡同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