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绿纱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提起我国宋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范仲淹,人们首先会想到他作为政治家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很少有人知道他作为教育家,在培育经世治国人才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其实,范仲淹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远远大于其在政治方面的成就,而他的教育生涯与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府书院有着不解之缘。范仲淹早年就读于应天府书院,他废寝忘食、昼夜苦读,据说连续五年没有解衣就枕。学习到深夜困乏难当时,就用冷水洗面提神,早饭往往到太阳偏西才想起来吃。

范仲淹画像

他从38岁以后曾两次主持应天府书院的教育,开创了追求新知、创新进取的一代学风。除范仲淹外,应天府书院还培养出了一大批经世治国的杰出人才。北宋三大唯物主义思想家李靓、张载、王安石;三大教育家孙复、胡瑗、石介;三大军事家和战将庞籍、文彦博、韩琦;三大现实主义诗人石延年、梅尧臣、苏舜钦;三大诗文改革家穆修、尹沫、欧阳修;四大进步政治家富弼、余靖、蔡襄、叶清臣等等,都毕业于应天府书院。他们活跃于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舞台,成为中国历史上显赫人物,其中王安石、欧阳修、富弼等甚至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进程。

王安石雕像

可以说,应天府书院是我国北宋时期经世治国人才成长的摇篮,应天府书院作为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应天府书院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县老城西北角,最早创办于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一开始叫归德军南都学舍,由当时名儒戚同文主持。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赐“应天府书院”匾额,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高等学府,与白鹿洞、岳麓、嵩阳并称全国四大著名书院。应天府书院初期,只是由私人开办的一家私学。

应天府书院

曹诚接替戚同文主持书院后,慷慨捐资300万,扩建学舍150间,收集图书1500册,使书院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大中祥符二年,曹诚向朝廷提出请求,希望请戚同文的孙子、当时著名的学者戚舜宾主持书院教育。真宗皇帝对于曹诚这样一个普通老百姓热心教育,并且能够推荐贤才的义举大加赞赏,批准了他的请求,破格对他进行了题榜表彰,任命他为应天府书院助教,并赐书院匾额“应天府书院”。朝廷的这一做法激发了支持教育的热情,应天府地方官绅纷纷捐田捐资,支持书院发展。

曹诚画像

应天府书院迅速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支持外,其先进的办学思想和面向社会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恐怕是最重要的因素。范仲淹在天圣五年(1027年)担任应天府书院主讲后,认真总结先师戚同文、曹诚、戚舜宾的教学经验,确立了为社会培育有用人才这一教学宗旨。他在执教期间写出了影响宋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上执政书》,主张朝廷采取“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事”六大举措。他极力推崇书院面向社会的教育作用,一针见血指出府、州、县学只重考试而不重教育的科举制度犹如“不务耕而求获”。

范仲淹任应天府书院主讲

围绕这一宗旨,他为书院制定了“为学次序”、“读书次序”等一系列学规,强调发扬刻苦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还提倡学生到社会上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针对当时师资不足这一问题,应天府书院采取了开放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由流动,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书院特别注重综合教育,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经常邀请社会名流或学术权威讲学,聘请文学家晏殊、经济学家孙复、政治家富弼任主讲,以弥补书院本身教育的确狭,这大概就是古代的综合素质教育吧;同时书院还开展经常性的学术研讨活动,坚持不同学派之间的会讲制度。

古代学术会讲

先后到书院任主讲的邵雍、张载、司马光、程颖、程颐等名师巨儒,政治主张和学术见解各不相同,自为学派,在应天府各抒己见,颇似当代高校聘请学者名流做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有利于学生吸收各种思想,进行探讨、切磋。应天府书院教育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名师主教,高徒不断涌现”,真正成为培育经世治国人才的摇篮,在书院史、教育史上拥有崇高地位。元代改名为“睢阳书院”,明代为了纪念先师范仲淹改名为“范文正公书院”,清代改称“文正书院”,光绪年间改建为“归德府中学堂”,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原地区的高等学府。

参考资料

《宋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