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浙江溫州,就有一位企業家專門做年輕人和小朋友的服裝生意——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光和。接受採訪時,邱光和說:森馬創辦這 20 多年來,我們有一個重大的突破就是較早地採用了虛擬經營的商業模式——生產、銷售兩頭在外,集中力量做研發設計、品牌推廣、信息化建設和組織活力提升等工作,把長板做長,短板外包,這也是我提倡的「木桶理論」。

封面圖 | 邱光和
文|風馬牛 ()
對於很多小朋友和年輕人來說,過年穿新衣服還是一件很期待的事。在浙江溫州,就有一位企業家專門做年輕人和小朋友的服裝生意——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光和。
據官網顯示,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服裝行業優勢企業之一,公司旗下擁有「森馬」和「巴拉巴拉」兩大服飾品牌。
作爲公司的創始人,低調的邱光和也以 304 億元人民幣身家位列 2019 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 70 位。
關於成功的經驗,邱光和表示:森馬正青春,是因爲我們堅守夢想,從不放棄;是因爲我們崇德尚賢,海納百川;是因爲我們敢爲人先,不斷創新;是因爲我們從不敢對揹負的責任有一絲懈怠;也是因爲我們始終堅守和傳承小河有水大河滿的共贏文化。
1

森馬門店

邱光和出生於浙江溫州的一個貧苦農村家庭。爲了改善家裏的生活,他從小便下田幹活,早早嚐到了生活的艱辛。讀完中學後,邱光和入伍當了幾年兵,磨礪人的軍旅生活,塑造了他鋼鐵一般的意志和喫苦耐勞的性格。
退伍回來後,邱光和回到了家鄉,成了人民公社半脫產幹部,負責過宣傳、民兵、共青團工作,還受公社委派擔任過社隊企業的廠長和書記。
1984 年,中央下發「一號文件」,提倡農村發展商品經濟、搞活流通,邱光和終於等來了機會,他下海創辦了溫州甌海第一家工貿公司。四年之後,他又以獨特的經營模式進入家電領域,創辦了甌海家用電器公司。
憑藉優秀的市場營銷能力和「先做好人,後做好生意」的經商理念,邱光和的家電門市部和銷售網點遍佈華東地區, 1993 年銷售額便過億。
然而 1994 年,一場百年難遇的強颱風夾雜着大潮襲擊溫州,邱光和遭受重創,幾千萬存貨的門市部和倉庫被毀。此後,邱光和退出家電市場,在鄭州開始了房地產的生意。可是,禍不單行,邱光和的地產之路最後又以虧損告終。
彼時,邱光和並沒有氣餒,他堅定地認爲,沒有遲到者,只有成功者。經過調研市場後,邱光和決定進軍服裝市場。
2
巴拉巴拉門店
1996 年,邱光和創辦了森馬服飾。由於邱光和對市場流行趨勢把握準確,消費層次定位妥當,森馬服飾很快在高手林立的服裝市場上脫穎而出,迅速佔領了市場制高點。百折不撓,從不向失敗低頭,使邱光和走向了成功。
接受採訪時,邱光和說:森馬創辦這 20 多年來,我們有一個重大的突破就是較早地採用了虛擬經營的商業模式——生產、銷售兩頭在外,集中力量做研發設計、品牌推廣、信息化建設和組織活力提升等工作,把長板做長,短板外包,這也是我提倡的「木桶理論」。這個模式的核心就是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資源,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幫助我們實現借船出海、登高望遠。
邱光和認爲,做服裝,光成衣有一百多套程序,所有的東西你都自己做,所有的錢你自己賺,不具備條件,同時也沒有必要。中國是一個服裝製造大國,有很多工廠需要訂單。你只要把產品設計好、研發好,你把這些單委託給他們,讓他們也有足夠的產能,這種模式也推動了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
爲了讓所有人「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在創業初期,邱光和就提出了「小河有水大河滿」的經營理念。小河是指員工、客戶、合作伙伴等利益相關方,大河是指森馬事業。只有小河有錢賺,大河才能洶湧澎湃。邱光和常說:這體現的不僅是一種市場觀、生態觀、秩序觀,更是一種創新文化、責任文化、大愛文化。
當然,在創辦森馬服飾的過程中,邱光和也遇到了無數的煩惱,最嚴重的時候是在「非典」時期。當時,森馬服飾的業績大幅下滑,慘到讓邱光和無法想象,不敢去面對。恰恰在那個節點,又是他要決定冬裝下單的時點。這個艱難的選擇直接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
邱光和感言:「非典」的經歷我是刻骨銘心的,我們也不知道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最後我決定下單百分之九十,整個森馬上上下下都非常驚訝,都爲我捏了一把汗。那我爲什麼會做這樣的決定?因爲這是森馬的文化,也是森馬的責任,你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你要考慮我們整個系統的利益。後來過了大概一個多月,「非典」就終止掉了。我們那一年的銷售,不僅完成了原來既定的目標,而且超額了百分之三十,整個系統是歡欣鼓舞。這樣一來,更加堅定了我們合作伙伴堅守森馬這種事業的信心和決心。
2011 年,森馬服飾成功上市。如今,森馬品牌和巴拉巴拉品牌做到了兩個領域的全國領軍品牌,巴拉巴拉更是做到了童裝全球領先。邱光和表示:森馬不當服裝產業的「明星」,要當服裝產業的「壽星」。這些年我有個很深的體會,就是一個品牌能走多遠,一家企業能否穩健發展,最終是消費者說了算,是消費者用人民幣做選票。我們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爲了讓廣大的消費者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做到這些並不容易,但只要我們認爲方向是正確的,我們就像愚公一樣去做,並且努力做到極致。
一路走來,邱光和有一個很深的感受: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三心二意」。「三心」指決心、信心和耐心。決心是戰略,方向要明確;信心是團隊,要激發團隊活力;耐心是堅守,要堅守主業。「二意」指誠意和新意。誠意是要依法納稅,合法經營;新意是要加強創新。實踐證明,服裝這個產業,不僅僅是一個民生產業,是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需要的一個產業,而且是一個時尚產業,值得我去奮鬥一生。
3
邱光和
當然,森馬快速崛起和邱光和個人也有很大的關係。
邱光和是個充滿激情和活力的人。他在森馬倡導「快樂的工作,幸福的生活」,着力打造家的文化,追求企業與員工的和諧。邱光和很喜歡員工對他的評價——「爲員工既要錦上添花,更要注重雪中送炭。
有員工描述:邱光和一點都不像個老闆,完全沒有架子。他經常和員工在公司餐廳一起喫飯,邊喫邊聊。森馬 20 週歲年慶時,邱光和專門把森馬員工的家人請到森馬總部,開了個大會向他們表達感恩之情。邱光和明白,所謂企業,做的是生意,靠的是人心,「如果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別人最後一定會背離你,這就是人性。
邱光和與人相處的祕訣就是:厚道、寬容、在經濟利益上糊塗一點邱光和堅持以人爲本,破除企業激勵機制上的僵局。在過去這些年,他重點建設了三方面體制:一是職業化的選人用人機制。二是大力推行事業合夥人機制。三是加強激勵機制和賦能機制。邱光和認爲「人是企業之本,財富之源」。他說,先尊重、理解、信任、關心別人,你纔會得到相應的回報。這種基於價值觀的兄弟情,讓邱光和擁有相對平穩的人際關係,一定程度上讓他不像一些企業家那樣高處不勝寒,過於孤獨。
當問及森馬未來的最大挑戰者是誰時,邱光和說是森馬人自己,因爲森馬還需要不斷完善、不斷創新、不斷超越。邱光和表示:憑藉我們「敢爲天下先」的發展基因,我們一定會再一次乘風破浪、砥礪前行。

資料來源:

1.立志做世界最好休閒服——記森馬集團董事長邱光和,中國企業報,張傑生,王永貞

2.邱光和:與時代共贏,浙江在線,陳文文,邵晨嬋

3.邱光和:從「皮包」經營到黑馬富豪,華夏時報,梁裕,楊雅琴

4.邱光和 締造中國服裝製造傳奇,溫州人 ,吳佳穎

5.溫州首富邱光和,名人傳記(財富人物),閆衆豔

6.邱光和:讓森馬伴你一生,中國商貿,老蘭

7.森馬創始人邱光和:民企發展千萬條,思想突破第一條,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邱光和

8.【非公經濟】標杆人物——邱光和:事業輝煌離不開修煉生命,溫州統戰,李藝

9.邱光和:服裝這個行業,值得我奮鬥一生 | 浙江民營經濟改革開放40年40人,浙商頭條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