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享充電寶爲何漲價。總之,如同共享單車發展初期搶佔市場一樣,共享充電寶企業進入擴張階段,商家分成、地推等隱性成本又不斷上升,行業整體融資困難,只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共享充電寶告別“一元時代”

不知不覺,實現“充電寶自由”也沒有那麼容易了。

共享充電寶告別1元時代!共享經濟那麼難,是什麼讓它笑着漲了價

近日,多個品牌的共享充電寶漲價再次引起關注,有人說:“以前花一兩元就能充滿電,前幾天一下子被扣了12元。”

走過商場、超市、餐館,你會發現共享充電寶租金已上調,起碼2元到3元每小時。

部分充電寶8元每小時,在特殊的高消費場所,共享充電寶租金甚至高達15元甚至20元每小時。

“1元時代”早已成爲了過去,網友們不得不感嘆:“充電寶自由正在遠去”

漲價背後的原因

共享充電寶爲何漲價?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採訪時道出實情:“其實整個行業從去年就開始漲價了。”

從去年底開始,市場競爭環境更加激烈,爲了搶奪市場份額,企業需要鋪設更多的新機櫃,人力成本也隨之上升,這似乎讓漲價成爲了行業共識。

除此之外,機櫃的鋪設地點至關重要。流量較大的優質場景或商家,需要繳納的入場費和分成也越高。

共享充電寶告別1元時代!共享經濟那麼難,是什麼讓它笑着漲了價

據統計,共享充電寶品牌主要與餐館等餐飲行業的商家合作較爲密切,其次是酒店、旅店等住宿場所的商家。

總之,如同共享單車發展初期搶佔市場一樣,共享充電寶企業進入擴張階段,商家分成、地推等隱性成本又不斷上升,行業整體融資困難,只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曾經不被看好,如今已實現盈利

2015年,“共享”行業興起,一時間,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創新項目紛紛出現在消費者眼前。

共享充電寶告別1元時代!共享經濟那麼難,是什麼讓它笑着漲了價

“共享派”創新的出現,爲大衆生活帶來很多便利。

在共享充電寶瘋狂被投資的2017年,有兩種聲音愈演愈烈:一方拍手叫好,一方冷眼觀望。

由於共享單車的大面積潰敗,共享充電寶也“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

可沒想到,共享充電寶行業頭部玩家已基本實現盈利。

究其原因,一方面,共享充電寶確實解決了一些場景下的需求,加之資本的推波助瀾.

另一方面,從行業角度來說,激活線下流量,發掘新的消費場景,是不少互聯網企業探索的新方向。

共享充電寶告別1元時代!共享經濟那麼難,是什麼讓它笑着漲了價

“三電一獸”壟斷市場

根據Trustdada大數據顯示,共享充電寶已經形成了“3+1”的市場格局。即街電、小電和怪獸佔有的市場份額分別爲28.6%、27%和25.1%,另外來電的市場份額爲15.6%。

也就是說,四家共享充電寶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

共享充電寶告別1元時代!共享經濟那麼難,是什麼讓它笑着漲了價

共享經濟項目那麼多,爲什麼活下來的是共享充電寶?

不管任何項目,找到可盈利的商業模式纔是最根本的事情。

據瞭解,每臺充電寶成本在50-70元之間,可循環充電300-500次,在成本上比共享單車要低得多。

騰訊曾測算過每臺櫃機的利潤可達到1020-1380元/月,3-4個月便能回本。

共享充電寶告別1元時代!共享經濟那麼難,是什麼讓它笑着漲了價

對於消費者來說,男生連錢包都懶得帶,女生對於挎包要求越來越精緻,要多帶一個既重還佔位置的充電寶出門實在是做不到!

人性本懶,在逛街的路上,在聊天的飯桌上,在擁擠的商場裏,這些地方其實都沒有usb插座提供。一個可移動、隨借隨還的充電寶,明顯更符合使用場景所需。

人們最初認爲共享充電寶是僞需求。

如今看來,“僞需求”在急需充電的時候成了剛需。

如此盈利模式清晰,市場渠道、消費者能各取所需的共享充電寶,寶似乎已經實現逆風翻盤。

共享充電寶告別1元時代!共享經濟那麼難,是什麼讓它笑着漲了價

有業內觀點認爲,至於消費者是否接受漲價,則取決於共享企業的服務能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如果只盯緊漲價而在服務上沒有提升標準,可能也會“涼涼”。

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