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0後其實是三觀特別正的一代,遠遠沒有別人想象中的“頹”,他們有獨立自主的意識,害怕孤獨卻又享受孤獨,他們生活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不像以前的任何一代,從書本中獲取知識,他們享受互聯網的巨大好處,卻又從中看到了太多的現實,他們也會羨慕父母一代美好的愛情,但現實中他們的感情卻經受着巨大的壓力,打開新聞,產婦分娩跳樓、女方要求全款買房,男孩崩潰、女孩接受男孩禮物卻不答應求婚,男孩把女孩丟下了樓......他們更早地看清了婚姻的本質,生孩子延續生命的表象,所以他們更推崇晚婚,甚至更推崇單身生活,有的90後甚至說,我連婚都不想結,還要生孩子。其實,這些理由都太片面,說這些話的人,可能根本不瞭解90後,他們不生孩子的理由,聽起來很喪,但卻沒有那麼膚淺。

原標題:爲啥90後不喜歡生孩子?3條很少聽過的喪理由,哪一條擊中了你?

最近,中國新生人口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2018年中國出生的人口比上一年減少了400多萬,二胎政策已經實行了3年了,70後生不動了,80後能生的都生了,剩下年富力強的90後,本打算來一次井噴式的人口增長,奈何90後根本指望不上,論經濟能力論身體素質,哪一點不比前輩們強,爲啥遲遲不接力?

爲什麼90後不想生孩子?你聽過最多的理由是什麼?

很多人把80後說成生活在夾縫中的一代,分房沒趕上,工作分配更白搭,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巨大,那麼90後呢,肯定輕鬆很多吧?可是90後卻被譽爲垮掉的一代,有人說他們不生孩子,是因爲害怕生活的壓力,心理承受能力不好,也有人說,90後自己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整天迷戀不切實際的東西,哪有能力生孩子?其實,這些理由都太片面,說這些話的人,可能根本不瞭解90後,他們不生孩子的理由,聽起來很喪,但卻沒有那麼膚淺。

爲啥90後並不喜歡生孩子?這些不接力的理由,聽起來都有點喪

90後活得太明白

90後其實是三觀特別正的一代,遠遠沒有別人想象中的“頹”,他們有獨立自主的意識,害怕孤獨卻又享受孤獨,他們生活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不像以前的任何一代,從書本中獲取知識,他們享受互聯網的巨大好處,卻又從中看到了太多的現實,他們也會羨慕父母一代美好的愛情,但現實中他們的感情卻經受着巨大的壓力,打開新聞,產婦分娩跳樓、女方要求全款買房,男孩崩潰、女孩接受男孩禮物卻不答應求婚,男孩把女孩丟下了樓......他們更早地看清了婚姻的本質,生孩子延續生命的表象,所以他們更推崇晚婚,甚至更推崇單身生活,有的90後甚至說,我連婚都不想結,還要生孩子?

90後幸福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

很多時候,父母忙活了大半輩子,把全部積蓄都給兒女買房買車,覺得這樣就是幸福,可是90後幸福的價值觀卻在發生變化,他們覺得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幹嘛非要扯進來房子和車子?租房子豈不是更加幸福?當這種想法和現實碰撞,他們就產生了迷茫感,有的人直接說,花光父母一輩子的積蓄付首付,我實在不忍心。還有的人,折騰了好幾年,剛結完婚就離婚,原因就是生活習慣不同,試問婚姻到底是什麼?生活態度的不同,讓他們更享受單身的簡單和單純,想幹嘛就幹嘛的自由灑脫,這種矛盾的生活方式,讓父母不能接受,覺得他們活得很喪,但這也是他們晚婚的理由。

對未來的恐懼超過了慾望

日本有一本書叫做《低慾望社會》,書中研究日本人不想結婚生子,即使給出了補鐵和福利,他們的人口增長率依然緩慢,所以有人說他們進入了低慾望社會階段。那麼,90後不生孩子,是不是也是陷入了低慾望?看看網上90後的說法:

我一個月拿着五千的工資,倆人工資才一萬多一點,買房子買不起,租房子、喫飯、開銷、逢年過節買東西送禮,真的所剩無幾,父母問我們的錢呢?我們也不知道到底花在了哪裏,這點錢怎麼夠結婚,壓力大得要死,別提生孩子了,我都不想孩子出生在這種困頓中。

很多時候,對未來的恐懼已經超過了慾望,所以寧願沒有慾望,不想啃老卻又不得不面臨現實,這種矛盾的心理讓90後自身變得更加矛盾,寧願自己喪一點,也不想孩子和父母跟着自己一起喪。

90後跟70後80後有着本質的不同,他們更加特立獨行,更加追求個人感受,他們眼界也高,思維非常活躍,並不熱衷把自己綁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所以,他們的不配合,讓新生兒的數量增長,在70後80後的力竭後,凸顯出了斷崖式的下跌,這可能也是專家們沒有考慮到的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