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刀是军队常用的短兵器,但其实剑并未真的淘汰。唐末军阀朱温曾经组建过一支名为“长剑军”的部队,朱友恭、王重师都曾经担任过长剑军的指挥官,但这支部队是在作战时使用长剑,还是仅以长剑为名,就不得而知了。

▲徐州博物馆收藏的宋代铁剑

宋代军队大量装备长剑,以宋太宗制定的平戎万全阵为例,该阵由十一万三百八十名步兵和三万六百五十名骑兵组成。其中步兵装备剑五千七百六十把,步剑四千三百二十把。骑兵的主武器均为长枪,同时一半带骨朵、一半带剑作为副武器。尹洙给宋仁宗的上奏中也说过,当时军队弩手的自卫武器也是剑。尹洙说,弩手们平常不练习剑法,一遇近战,便只能束手待毙。

在当时,剑还是常见的佩饰用具,如《中兴四将图》中韩世忠随从的腰间即佩有长剑。宋朝周边的其他政权,如辽、金、西夏等国,都装备有各种长剑。其中辽国铁剑的出土实物较多,多数辽剑剑身细长,也有部分较短者。北京地区的金国墓葬曾经出土过一把三耳环首、带有吞口的宽刃长剑,这种样式的长剑在金代砖雕和宋代绘画上都出现过。

▲首都博物馆金代七星剑

西夏冶铁技术发达,所制长剑十分有名,宋人称之为“夏人剑”或“夏国剑”。宋太平老人撰《袖中锦》中说:夏国宝剑天下第一,其他地方虽然尝试过仿制,但从来没有成功过。根据А·л·捷连吉耶夫-卡坦斯基所著的《西夏物质文化》一书的描述,夏人剑剑身长直,剑锋处收尖,剑格为圆盘状,剑柄缠有饰带。宁夏海原县西夏古城遗址临羌寨和银川西夏王陵6号陵都曾经出土过铁剑,部分特征与《西夏物质文化》一书中的描述类似。

靖康元年,金军攻破汴京,城中人心惶惶,宋钦宗驾临宣德门的时候,百姓聚集在门前喧哗不断。王伦(王旦弟弟王勖的玄孙)见状,面见钦宗,声称可以弹压百姓。钦宗将随身佩带的夏国宝剑赐给王伦,并当场委任他为兵部侍郎。王伦下楼后,率领数名恶少向百姓宣读圣旨,最终平息乱象。

印度史书中有一些关于蒙古军队入侵印度的篇章,书中说,蒙古军队喜用剑和斧,其次是锤。但国内存世的元剑数量很少,元代壁画上的剑则与宋代的基本相同。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