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北京9月24日訊(記者 陳宏發 姜雪穎)“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型成就展”於9月24日起向公衆開放。據瞭解,該展覽內容豐富,分五大部分,分別是序言、屹立東方、改革開放、走向復興、人間正道。一共有1190多個條目,有150個“新中國第一”,其中山東元素多次亮相。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在新中國70華誕即將到來之際,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型成就展是最早向社會公衆開放的活動之一。人們結伴而來,在展覽館大門外的牌語處合影,紀錄這一珍貴時刻。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9月24日一早,大批觀衆在北京展覽館外,排隊準備安檢入場。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觀衆在講解員的指引下參觀展覽。據瞭解,此次展覽從全國各地共選拔了70名講解員。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86歲邵寶林祖籍爲山東海陽人,後定居北京,16歲時,他曾參加開國大典羣衆遊行隊伍。9月24日,邵寶林第一時間來到北京展覽館參觀並接受大衆網·海報記者採訪。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此次展覽彙集了40多個場景,上圖爲上世紀50年代的婚房。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此次徵集了650多種實物,包括新中國第一臺解放牌汽車、新中國第一輛紅旗牌轎車、東風轎車、拖拉機等。上圖爲新中國第一臺解放牌汽車。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1956年,中國運動員第一次創造世界紀錄。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1957年10月,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建成。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1958年,第一個民用機場建成使用,第一臺電視機研製成功。在此次展覽中共展示了150個“新中國第一”,從填補自己空白的“第一”,到世界各個領域的“第一”,昭示着中國正在崛起。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在恢復高考展區,觀衆可通過拍照掃碼,生成一張屬於自己的1977年高考准考證。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年輕黨員在展廳內瀏覽焦裕祿事蹟。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山東省青島市某餐廳宣傳“厲行節約、文明用餐”的提示照片也在此次展覽中展示。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展覽館照片牆上展示着山東省日照市廣州路“三支一扶”人員爲學生輔導功課。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中國建成的第一個大型地下水封石洞油庫——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國家石油儲備洞庫沙盤展示。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2016年,殲-20飛機首次公開亮相,此機型模型在北京展覽館展出。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展覽內部一系列的科技成就,凝結着中國人民敢爲天下先的智慧和勇氣,彰顯着國家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磅礴力量。

150個“新中國第一”集體亮相70週年大型成就展

圖說:開館時間爲每日9時至17時,閉館前1小時停止安檢入館。參觀展覽時長建議爲1.5小時。觀衆憑本人身份證(軍官證、護照、戶口本等)在北京展覽館文化廣場東南側“領票處”領取當日門票,自覺接受安全檢查後進入展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