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比我願意花的,是打車費,他覺得浪費時間在等車和路上實在沒有必要,出租車也不打,都是專車,只要沒開車,那麼他肯定是打專車。找對象要找三觀一致的。

子期 (她理財app 微信號talicai)

2017年,是我們戀愛11年,結婚7年。細想夫妻二人的關係,覺得已經是刻到血緣裏的一家人。

找對象要找三觀一致的。這句話想必大家都是不知一次聽過。三觀是什麼? ——

世界觀——你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例如這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但是人能相互幫助相互理解;

人生觀——你覺得人活着是爲了什麼,例如人應該爲自己的家庭奉獻一生,爲親人帶來幸福安定;

價值觀——你認爲做什麼是最有意義的,例如兢兢業業地鑽研一門學術或者掙錢買房是很有意義的

這裏,我覺得消費觀是屬於價值觀裏的大頭。錢怎麼花?怎麼買覺得划算/值得?花在哪些方面更有意義?

在戀愛的時候,世界觀,人生觀或許是兩個人互相吸引的重心,而結婚之後,花前月下落到柴米油鹽,消費觀則很重要。

我和老公,一個東北,一個閩南,相隔數千公里。我從農村到城市,學生時代,有一半是揹着特困生上的,他呢,在小城市,家裏的獨生子。

大學時期,他一個月生活費是2k(我才500),雖然不考究,但大手大腳。那個時候隨身聽還算是時髦產品,他丟過幾個,婆婆說起來都是怕他心情不好趕緊再買一個。我呢,雖然家庭確實貧困,但有些時候卻比他還大手大腳,比如我做家教賺200,掏150請舍友們喫飯。後來我發現,他大手大腳的基本都是那些“信手拈來”的錢,如果是他自己辛苦賺的,那麼是捨不得的。

所以,這裏,我覺得是有個性格特點的影響,就是看我公婆把他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效果我看到了,他踏實,有很正的價值觀和消費觀。所以,在畢業後頭幾年,收入還不高的時候,他能夠一起喫苦,能夠適應從少爺到北漂屌絲的轉變。

後來,收入逐步上漲,我們的消費觀又發生什麼變化呢?

對於家裏的喫的和用的,我主張買好的,他雖然覺得不便宜但自然也沒有什麼意見。

他對自己的穿着打扮沒有任何追求,我買什麼他穿什麼。有一年我們在廈門逛街,一條中褲499,我說挺好看,買一件吧,他說不要,說好貴。我說我們這個年紀了,不能再穿幾十塊一百塊的衣服了吧。後來他慢慢接受了。

他比我願意花的,是打車費,他覺得浪費時間在等車和路上實在沒有必要,出租車也不打,都是專車,只要沒開車,那麼他肯定是打專車。我則覺得有點貴啊,開始他建議那打順風車,不貴,沒多久又說不要順風車,大都是原來黑車過來的,不安全,讓我也打專車。我也聽進去了,如果出門辦事沒車開,大部分專車。但我會隨身攜帶公交卡,如果不是早晚高峯,順路的時候,也會坐公交車。包括接送孩子去上興趣班也是公交車,因爲孩子很喜歡公交車。

我比他願意花的,還有一個是首飾,有次他參加個培訓,老師說首飾是最沒用的消費,沒有任何增值作用。回來他打趣我,我說誰說沒有增值作用,有啊,就是取悅我,我高興了,家裏人都能享受到增值。他也笑着不繼續了。

其實我覺得兩個人是不同的個體,雖然在一個家庭裏,但是切忌一個人大包大攬,覺得什麼都要自己做主纔行,應該各有側重。比如,買車買電子產品,會聽他的意見多一些;而買衣服家用,以及換房/攢錢計劃,會聽我的意見一些。這樣下來,就會很協調。

而這麼多年來,我發現彼此的消費觀是互相影響的。幾乎就像那個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夫妻夫妻,就是這樣在日積月累的磨合和互相影響下,融合成一家人。

消費觀磨合,夫妻融合成一家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