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們成功通過接入 BrainEX 體外灌注系統,讓死亡4小時的豬腦部分“復活”,在細胞層面恢復某些循環和神經功能,並維持了接近36個小時。如果未來可以通過醫學手段將死亡後的大腦恢復部分功能,患者卻沒有意識,這將對死亡的定義產生重要影響。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創業最前線」旗下「科技最前線」原創出品

作者 | © 北行三

本該進入川菜館的“豬腦”,卻引發了一場生死的討論。

4月17日,美國耶魯大學科研團隊在《自然》雜誌公佈了一項讓人興奮又不安的研究:

他們成功通過接入 BrainEX 體外灌注系統,讓死亡4小時的豬腦部分“復活”,在細胞層面恢復某些循環和神經功能,並維持了接近36個小時。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復活”後的豬腦活動影像)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在實驗開始前,科學家先從屠宰場獲得了32顆新鮮的豬腦,並確認大腦已經死亡。

4小時後,通過名爲“BrainEx”的精密儀器將一種類似血液但功能是阻止細胞退化、恢復細胞活動的混合液,注入了死亡大腦並模擬正常體溫和血流的脈動。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BrainEx 體外灌注系統示意圖)

持續運作6小時後,實驗結果令人震驚:

大腦在死亡後,重新開始消耗氧氣和葡萄糖,包括神經元在內的許多腦細胞也停止了腐爛,這代表着腦死亡的過程開始得到遏制。

更讓人驚喜的是,科學家們還檢測到豬腦產生了“自發的突觸活性”,這就意味着此時的神經元,已經具備發送和接收信號的能力。隨之而產生的“大腦復活”跡象還包括:

血管結構逐漸恢復;

腦部代謝開始活躍;

腦細胞對外部電刺激有明顯回應;

細胞免疫反應復甦等。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死亡10小時的大腦(左)實驗中的大腦(右)圖/紐約時報」

實驗參與者耶魯大學神經科學家茨馮尼爾(Zvonimir Vrselja)說:

“此時顯微鏡下的腦細胞,已經恢復了活體細胞的樣子。”

對該技術做評估的麻省理工學院也表示:“試驗後的豬腦中,數十億個的神經元健康且能正常地活動。”

這無疑是一項重大的醫學突破。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但與此同時,研究團隊也十分嚴謹地表示:此次實驗離真正“復活”豬腦還有一段距離。

實驗中,在對豬腦進行腦電圖測量後顯示:

除細胞活動外,豬腦沒有出現與意識、認知或其他更高階的腦功能相關的全腦電活動。

也就是說,實驗只是讓豬腦在細胞層面上恢復了一定程度的活躍,並沒有恢復意識,也沒有讓豬腦作爲一個整體恢復功能。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但這項研究的意義,卻遠超過實驗本身。

研究作者內納德·塞斯坦(Nenad Sestan)說:

“這次實驗證明,一個細胞或器官的死亡,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目前來看,可以被人工推遲、停止甚至扭轉。”

換句話說,曾經無法避免的腦死亡過程,在這次實驗中被推遲了。

此次發現,可用於輔助研究大型哺乳動物腦部的構造和功能,找到大腦在某些情況下受損的原因,以及測試新藥對腦部構造的影響等。

而對人類最直接的幫助,就是研發因腦部創傷引起的中風、阿茲海默症等不治之症的新療法。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阿爾茲海默症影視片段)

然而此時,倫理學家和外界卻提出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這次實驗,是否模糊了生與死的界限?

目前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腦死亡或心肺死亡,是判定死亡的主要標準。

牛津大學醫學倫理教授威爾金森(Dominic Wilkinson)指出:

“一個人一旦被診斷出腦死亡,那就意味着無法挽回。如果未來可以通過醫學手段將死亡後的大腦恢復部分功能,患者卻沒有意識,這將對死亡的定義產生重要影響。”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最直接的弊端,就是讓器官捐贈變得比以往更復雜。因爲器官捐贈的前提,是明確一個人的死亡和不可救治。

看過紀錄片《人間世》的都知道,器官捐贈率低是世界級難題,而中國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數據則更不樂觀。

據北京朝陽醫院OPO(國家衛計委領導組成的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在2018年6月11日的數據顯示:

目前中國每年約有30萬因器官衰竭需要移植的患者,但僅有1萬多人有機會獲得移植,供需比例僅爲1:30。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如果未來這項技術讓“死亡界定”更加模糊,那即使死者家屬不受傳統觀念影響,也會因一味逃避接受現實,而延誤了器官移植的最佳時間。

況且,逃避死亡、通過非自然手段延續生命,甚至追求永生,是人類從未放棄的執念。

從7000年前的南美洲開始,Chinchorro 人就開始對屍體進行木乃伊化處理;20世紀60年代心肺復甦術,也實現人們幾個世紀以來的夢想——讓停滯的心肺重新恢復功能。

而現在,我們甚至開始通過各種冷凍術將即將死亡的軀體保存起來,或者通過計算機技術將意識轉換爲0或1的數字語言,期望在未來可以被“復活”。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61歲的重慶女作家杜虹,中國首位參與人體冷凍保存的人。經過灌流處理,她的頭部裝在有 -196℃ 液氮的杜瓦瓶中保存在美國。)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有200人被冷凍,另有2000人已經計劃在他們瀕臨死亡時也進行軀體冷凍。

這些人不確定的是:

他們未來到底能不能復活,以及復活後是否人類已經可以治癒導致他們死亡的疾病。

而這種“不死”的執念,卻會對目前的倫理、道德、法律、社會運作等等方面產生巨大的挑戰。

死亡將重新定義?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存活長達36小時!

復活後的人,是否享有生前的所有權利?

人類有沒有自然死亡的權利?

整個社會的養老制度會不會被顛覆?

復活後的人意識是否是生前的延續?

或者,是另一個開始?

華盛頓艾倫腦科學研究所主席克里斯托弗·科赫說:“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裏,死亡是非常簡單的。”

但如果有一天科學的發展讓復活成爲可能,那麼我們可能需要思考:這個社會是否爲來世的生命做好了準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