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上海收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患者定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上海抵御新冠肺疫情的前沿阵地。上海凡是成年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都收治在这里。

记者探访“抗肺定点医院”:准备充分、诊治有序,护士工作强度最大,正用机器人减少职业污染!

作为上海收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患者定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上海抵御新冠肺疫情的前沿阵地。1月26日上午10时,劳动报记者采访了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感染病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两位专家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问答:

1.公卫中心运行情况如何?

朱:从2004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正式启用,经过16年发展,这家医院已经变成了医疗实力非常强的综合医院,在历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SARS,H7N9,埃博拉,寨卡等。同时我们也筹备建立科学研究中心,已经汇聚了全球一批顶尖科学家,尤其是在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方面。

公卫中心院内面积500亩,院外还有500亩防护林。院内有两大治疗区域,A区4栋楼,全是负压病房,专门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用满的话有300多张床位,床位条件在国际上都是最好的。我们有非常好的医疗设施、设备,有非常强的医疗对伍,并且做了非常完善的医疗准备。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不慌不乱,有把握保证上海的安全。

记者探访“抗肺定点医院”:准备充分、诊治有序,护士工作强度最大,正用机器人减少职业污染!

2.目前病人收治情况?

朱:我们作为收治传染病患者的综合型医院,从头到脚(的疾病)都可以治疗。在当前情况下,公卫中心腾出力量,主要针对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上海凡是成年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都收治在这里。我们可以阻断这些患者病毒传播,获得最好的救治。

目前A区有300多张张全负压床位。可以说,我们医院能够满足上海的需求。

记者探访“抗肺定点医院”:准备充分、诊治有序,护士工作强度最大,正用机器人减少职业污染!

3.人员配置情况,医疗物资储备如何?

朱:目前200多名医生在岗,500多名护士在岗,还有一大批科研团队。尤其是感染科内科的力量相当强,市卫健委也为我们调集了很多精兵强将。我们不担心医生力量,我们的压力主要是在护士身上。(护士)穿了防护服后行动非常不方便,也比较闷,在负压病房里与外界沟通也比较困难。所有患者的大小便都需要护士的护理,在这一块护士的压力比较大。我们已经动员全院,做好了排班。请全市人民放心,也请全国人民放心,一定会做好我们的工作。

上海医护人员储备充足,当我们医院力量有压力了,我们会请求统一调配,上海市有38家医院可供调配。事实上,市卫健委在第一时间组建了临床治疗专家组入驻,我们大家一起来救治患者。

物资储备就目前来说,是比较好的。因为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上海市政府,非常给力,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战略储备和采购,也感谢上海市企业、单位、个人,他们自发地将一些物资,如护目镜、N95口罩,甚至机器人捐助给我们医院。在大灾大难面前,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疫情,不屈不挠的精神。

记者探访“抗肺定点医院”:准备充分、诊治有序,护士工作强度最大,正用机器人减少职业污染!

4.接收发热病人后的工作流程?

朱:上海急救中心配备了非常好的负压救护车,到了我们医院后会直接送入负压病房。病房里设置医生区域,患者区域,里面的空气压力是不一样的,这样保证了空气向一个方向的流动,避免了疫情传染扩散。我们有内圈医生护士,直接接触患者,还有外圈医生护士,还有专家组。我觉得在救治方面安排是比较合理到位的。

记者探访“抗肺定点医院”:准备充分、诊治有序,护士工作强度最大,正用机器人减少职业污染!

5.对于医护人员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卢:冠状病毒,从它的特征上来看,具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特性,我们定点医院设置了负压病房,有严格的三区划分,医护人员经过严格的培训,穿脱隔离衣,洗手消毒等,这是我们定点医院的基本功。我们相信,在这里,能有效保护医护人员。我们还借助机器人,远程视频,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所有医护人员进出病房,都有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喷雾用药等,可以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

记者探访“抗肺定点医院”:准备充分、诊治有序,护士工作强度最大,正用机器人减少职业污染!

6.患者救治情况,“有效药”药效如何?

卢:患者救治方面,如果患者能够早期诊断,早点转到定点医院,多数患者经过对症处理,能够很快地康复。目前已经有几例患者,核酸检测已经转为阴性,近期就能出院。对于重症患者,早期给与针对性的抗冠状病毒的药物。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些新药,扩大适应症,针对冠状病毒感染,有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我们使用呼吸机,人工肺,这些都能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这回抗击冠状病毒,我们一定能够打胜仗!

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比如说克力芝,这是艾滋病患者广泛使用的药物,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腹泻的副作用。还有更好的达芦那韦(普泽力),疗效也很好,每天只用吃一次,没有腹泻副作用,通过伦理备案后,也可以临床使用。还有其他的新药,都有前期的基础研究,有很好的前期数据。在这种应急情况下,保证患者获益,又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我们通过伦理讨论以后,也可以给患者使用。

来源:劳动报劳动观察App

摄影:王陆杰

作者:黄兴

本期编辑:王冰鑫

扩散周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