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下旬,黃海霞(乳名黃偉霞)的名字出現在河南省許昌師範學院的新生錄取名單上,顯示考生黃海霞498分,被許昌師範學院錄取。不過,黃海霞本人並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黃海霞稱,堂姐黃風玲冒名頂替自己上了學。

2010年,長葛市公安局出示的《公安機關處理信訪事項答覆意見書》顯示,“黃風玲不存在頂替黃偉霞戶口的問題,但存在頂替黃偉霞在官亭職中的學籍檔案問題。”此事近日經媒體報道後,引發廣泛熱議。

25日晚,長葛市教體局通報稱,市紀委監察委已先期介入調查,併成立了由市紀委監察委、公安、教育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對該事件進行全面調查處理。

黃海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痛哭。

堂妹“考了”師範

堂姐去上學

黃海霞乳名黃偉霞,是長葛縣官亭鄉秋莊村人。入學前,母親爲她更名爲“黃海霞”,並一直作爲正式用名在小學、中學使用。

上世紀90年代初,黃海霞在長葛縣官亭鄉職業中學求學。

在官亭鄉職中保存的“初中畢業登記表”上,記錄着黃海霞的個人信息和本人照片,1993年7月,她參加了河南省中等師範學校招生考試。

按照登記的1977年7月出生日期,考試那年黃海霞16歲。同樣畢業於官亭鄉職中的黃俊霞(黃海霞親姐姐)回憶,與普通鄉村中學比,官亭鄉職中多了一些職業技能課,學制也多一年。

在那個年代,初中應屆畢業生直接報考師範類院校,是農家子弟躍龍門的“捷徑”。黃海霞和她的同學們也不例外。

“直考師範可以喫上商品糧,早幾年參加工作。不過,只有應屆生纔有資格報考,所以正規能考上的,都是特別優秀的尖子生。”黃俊霞說。

1993年7月下旬,黃海霞的名字出現在許昌師範學院的新生錄取名單上。錄取名單複印件顯示,黃海霞考取498的高分,被許昌師範學院錄取。

不過,黃海霞本人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最後去上學的是大伯的女兒、黃海霞的堂姐黃風玲。黃風玲的戶口遷移證存根顯示,1993年,黃風玲更名爲“黃海霞”,並將戶口遷到了許昌師範學院。

黃風玲的戶口遷移證存根。

如今,曾經的黃海霞已變成黃偉霞,她的身份證上,出生年月顯示爲1975年9月4日。堂姐黃風玲仍使用着“黃海霞”這個名字,目前在長葛市第一小學任教。2009年,這位數學老師還曾獲“長葛市農村骨幹教師”稱號。

498分的考試成績到底是誰的?

在官亭鄉秋莊,黃姓是一個大家族。黃海霞的父親有五個兄弟。大伯黃國法,即黃風玲的父親,育有7名子女,他曾擔任秋莊生產隊幹部,是村裏最早發達起來的“萬元戶”之一。

二伯黃新法,育有三女一子。他是官亭鄉有名的老教師,曾擔任官亭鄉中學校長多年。

黃海霞的父親黃根法排行老三,育有三女一子,夫妻二人都在務農。黃海霞還有兩個小叔,一大家子大小親戚加起來,有三十多口人。

不過,在黃海霞的印象中,親人們的關係並不和睦。尤其是被發現“疑似頂替事件”後,自家和大伯、二伯幾乎變成仇人。

依照黃海霞的說法,是自己的親大伯黃國法做下壞事,花錢買了自己的戶口和學籍檔案。而時任官亭職業中學校長的二伯黃新法也從中幫了忙。但是,自己和家人被矇在鼓裏多年,直到2000年才偶然發現。黃海霞對媒體說,“從沒想到,我的親大伯能做到這個份上。”

2010年5月19日,黃海霞曾得到長葛市公安局出示的編號2010519《公安機關處理信訪事項答覆意見書》。

意見書顯示,“黃風玲不存在頂替黃偉霞戶口的問題,但存在頂替黃偉霞在官亭職中的學籍檔案問題,應當向有關部門反映。”

2018年11月25日,黃風玲的一位親戚告訴小魯哥,1993年的黃風玲是復讀生,而堂妹黃海霞輟學。爲了考師範院校,才頂替了她的學籍檔案,但“學籍問題是長輩們商量好的”。

據她介紹,黃風玲1992年參加中專考試遺憾落榜,而堂妹輟學在家經商。於是在1993年,她頂替了堂妹黃海霞的應屆生學籍重新復讀,而報考許昌師範學院、與498分的考試成績都是黃風玲自己考出來的。

不過,黃海霞的親姐黃俊霞的說法截然不同。

11月25日,她告訴小魯哥,自己和黃風玲是同班同學,1992年參加中專考試。因爲沒有成功考上,整個1993年,黃風玲都在家裏務農,也不可能會有考試成績。黃俊霞表示,上學與考試的是她的妹妹黃海霞。

當小魯哥希望讓雙方提供黃風玲或黃海霞的上學證明,或當時的同學、師友說法時,雙方都未有正面回應。

長葛市教體局:

市紀委監察委先期介入調查

截至發稿,黃風玲本人始終未公開回應此事。不過,11月25日,前述黃風玲的親戚告訴小魯哥,目前證明黃風玲是“頂替學籍”而非“頂替成績”的證據已提交給長葛市教體局,“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11月25日晚,長葛市教體局官方微信發佈關於此事的處理通報。

通報顯示,長葛市對此高度重視,市紀委監察委已先期介入調查,併成立了由市紀委監察委、公安、教育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對該事件進行全面調查處理。調查處理結果將公開發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