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傑之首,金榜題名快意,才子王勃不僅改變了南北朝以來的文風,還助推了唐詩的誕生,他的一筆一劃永世珍藏,卻也永留韓城。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王勃爲韓城門樓作序的故事。

公元664年,才高八斗的文中子王通之孫王勃,以一篇《上絳州上官司馬書》聲名大噪,深得當朝宰相劉祥道的賞識,不僅被朝廷授予了官職,還成爲了名震一方纔子、雅士。一時間,這位相傳六七歲時就能寫詩,十六歲之際就金榜題名的名門之後,年少得志、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朝堂之上,他備受器重,前途不可限量;朝堂之下,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並且高居首位,舉手投足盡顯大家風範,提筆丹青盡是曠世佳作。

有一天,與幾位朋友相約一同外出遊玩的王勃,有說有笑的離開長安城,一路向東走,來到了位於黃河之畔,自然風景秀麗、百姓生活富足的韓原。他尋着古人的足跡,先瞻仰了那道預示着“飛黃騰達”,每年都會出現鯉魚爭相跳躍景象的龍門,又回望了秦晉兩國、吳白兩起,數次兵戈相向的韓原古戰場,再遙想西漢時期,忍辱負重發憤編撰《史記》的“太史公”司馬遷……不知不覺間,他才思湧動,似乎是要與前人並肩一般,揮毫潑墨在這裏留下了一首,至今都廣爲傳頌的《夏日登龍門樓寓望序》。

然而世事難料,才華過人的王勃,成也因才華,敗也因才華。後來他在沛王李賢府中供職時,爲了博得李賢的歡心,專門寫了一篇措辭慷慨激昂的《鬥雞賦》,意在爲李賢助陣,擊敗英王李哲。可是這篇檄文不知爲何卻傳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手中,在李治看來身爲沛王府中博士的王勃,非但沒有教導王子讀書、學習,反而鼓勵他嬉戲、玩鬧,因此龍顏大怒,將他一舉逐出了沛王府。從此以後,王勃的命運變得非常坎坷,鬱郁不得志,距離無數人朝思暮想的長安城也越來越遠,最終在探望完父親歸來的途中不幸溺水而亡。

出衆的才華與熱血,本應預示着一位才子的步步高昇,但卻由於連番的不順、挫折,無情的磨滅了王勃的一生。初到韓原之際的愜意,此刻再也不見,只留下許多遺憾在時間徘徊的長廊中,供後人議論紛紛。

附:夏日登龍門樓序 王勃

夫益者三友,則道術可存;同心三人,則金蘭可裕。況乎詩書舊好,披樂廣之高天;鄉黨新知,掃顏回之陋巷?尋勝地,敘清蕪。脫野客之荷衣,入幽人之桂座。榴花浮酌,對文舉而無憂;葛蔓調絃,撫鍾期而有遇。既而南方夏晚,北牖晴開。中園之弱柳含煙,曠野之陰雲蔽日。低虹飲水,向溪谷而全斜;戲鳥凌空,狎林亭而半度。興酣情逸,共敦行役之期;搦管含毫,獨擬晉人之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