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興隆湖現大量候鳥”的視頻火爆網絡之後,日日在興隆湖上巡邏的朱端回駕船帶着小天尋找離候鳥最近但又不侵擾候鳥的地方,近距離觀察遷徙途中在興隆湖“剎一腳”的候鳥羣。

數量多

上萬只候鳥在興隆湖歇腳

朱端回是興隆湖的水治理工作人員,對於興隆湖候鳥的生活習性已經摸得比較清楚了。鳥羣最密集的時候,常常有驚飛的鳥兒就從他身邊掠過。

遊湖觀鳥

船剛出發

船剛出發沒多久,一羣候鳥出現在天空;

行至湖面

在湖面上,散佈在湖心小島周圍肆意遊弋的候鳥羣已隱約可見;

繼續前行

船再向前行,候鳥羣越來越清晰,羽毛的顏色都能隱約辨認出來了,船行的水紋漣漪驚起部分敏感度較高的鳥兒,“嘩啦”一聲從水面直飛沖天,黑壓壓一片。

也有部分鳥兒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仍然優哉遊哉地遊着,時而鑽進水裏,時而浮出水面。島上的樹林裏也有鳥羣在活動,有的高高地立在枝頭,有的三五成羣,在樹林中穿梭。

新區環保和統籌城鄉局

林業園林處工作人員佘偉分析稱

從興隆湖建設開始,每年的冬春兩季,都會有大量遷徙的候鳥在興隆湖停留。最壯觀的時候,可以同時觀測到上萬只鳥。

興隆湖水清、草茂、魚蝦豐富是吸引遷徙途中的候鳥羣停留的主要原因。

品種多

極瀕危青頭潛鴨曾現身

佘偉的手機上保存着兩段視頻,是他於11月14日、15日兩天,在興隆湖邊拍攝的。

視頻裏,一羣鳥突然從草坪上 “撲簌簌”起飛,如黑色的旋風一般,從草坪刮向興隆湖。這就是前幾日火爆網絡的“興隆湖現大量候鳥”視頻的來源。

佘偉回憶說,當天,他沿着日常巡護的路線時候經過興隆湖的草坪,看到草地上有很多黑點,猜測到是鳥羣,於是提前開着手機攝像功能,慢慢在步道上行走。果然,人還未走近,鳥羣就飛了起來。

連續兩天,佘偉都拍到了這羣數量龐大的灰椋鳥,他興奮不已。

據佘偉介紹

2015年,新區邀請成都觀鳥會對興隆湖進行了6次水鳥調查,共記錄到野生鳥類52種,其中有紅嘴鷗、在成都平原難得一見的花臉鴨,甚至還有全球僅存500只的極瀕危鳥類青頭潛鴨,以及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紅胸秋沙鴨等。

保護好

營造良好野生動物棲息環境

保護興隆湖的良好生態環境,從成立至今,天府新區一直多措並舉。《成都市興隆湖區域生態保護條例》通過立法的形式,爲興隆湖的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時,興隆湖水引自東風渠,佘偉介紹,興隆湖湖水的流量爲5立方米/秒,使湖水一直保持着清澈,同時,幾年來興隆湖區域禁止釣魚,魚類和水生物繁殖較快,候鳥的食物更加豐富。

佘偉說

保護野生動物,新區不侷限於興隆湖區域,而是在全域範圍內推行,長年通過開展救助活動、清除捕鳥網、做好愛護野生動物的宣傳等行動,爲野生動物在新區的生存創造和諧環境。

下一步,新區還將啓動生物多樣性調查,爲新區野生動物保護提供進一步的依據。

小天在此也提醒大家

請文明觀鳥,禁止追攆、捕捉!

保護生態環境,從我做起!

(來源:天府發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