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不长,要懂得放下

文 | 王清风

佛经上说: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放下,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领悟,更是一种淡然。

01

心空灵时人自明

唐朝节度使李翱向药山禅师求道。

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解释道:“云在青天水在瓶。”

当人放下了,心就能如云般在高空之上自由飘摇,卷舒随心。

世事变迁无定数,莫放成败在心中。

成,未必是好,败,也并不代表着永远。

诗人叶千华说:“人生想开点,身心自当随遇而安。”

苏轼被贬黄州时借酒消愁,无意中撞到一名大汉。

大汉一拳将他放倒在地,叫骂道:“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撞我!”

苏轼倒在地上,忽然开怀大笑,并写信给好友:“自喜渐不为人知。”

当苏轼放下才子的光环,淡出人们的视野,才显现出他最本真的颜色。

人的一生有高低、有甘苦,岁月给与我们馈赠外,也给了我们沉重的包袱。

有些人,之所以越活越庸俗,是因为心里装满了琐碎的利益。

心灵一旦被利益遮住,便不复清明,变得粗俗狭隘,对事事计较。

走到最后才知道,一时的得失并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经历之后的放下。

人生苦短,不应被功名所左右。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视富贵如粪土,一生过着简单的生活。

即便楚王请他做官,他宁愿做泥潭里拖尾鱼,也不做高贵匣子里的供奉龟。

与功名利禄相比,人间有味才是清欢。

学会放下,内心从容,淡若清风,人生才能痛快。

余生不长,要懂得放下

02

不执著于理

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人如沧海之一粟,不要执著于理,放下对错,用止水消除杂念。

生而为人,没有谁的日子是一帆风顺的,说理成了我们的保护伞。

然而,岁月有限,很多事情是没有理由的,理不能一直保护自己。

事实上,人最愚蠢的行为就是说理,对自己的道理一点都不肯放下。

智者无为,愚者自缚。说理,往往会成为愚者自缚的枷锁,绑缚着自己,无法前进。

人生的痛苦,大部分来自于执念无法放下。如同一只背着厚重贝壳的蜗牛,生活充满了沉重的枷锁和束缚。

五岳耸立,江河万里,说它动也好,不动也罢,何必执着于理。立场不同,参照不同而已。

说理中最愚蠢的行为是抱怨。

有些人,遇到了困难,总是抱怨工作太难,生活太苦。

每天找100个理由证明自己不是懦夫,却从不用行动去证明自己是勇士。

与其抱怨说理,不如放下那苦苦挣扎的自己,直面自己的不足。

有时候我们低头,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脚下的路。

丰子恺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净心;既然没能如愿,不如释然。”

看尽了花开花落,见惯了人事纷扰。当你想抱怨,想要说理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从心里拿出来,放下去。

余生不长,放下的那一刻,是断开烦扰的开始,是每个人都需经历的一种自我修行。

余生不长,要懂得放下

03

无为而无不为

人生的真谛,莫不是对事有轻有重,知无为而无不为。

如同棋盘的对弈者,既有智谋的深远布局,又有取舍的淡定从容。

然而,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不称心的事。

有时,掉了钱,就会唠叨半天;

有时,错了路,就会坏了心情。

之所以有不愉快的情绪,很大的原因是想要的太多。

如果追逐不到,就会痛苦万分,甚至一蹶不振。

最终击垮一个人的,也许不是无法承担的坏结果,而是始终放不下的糟情绪。

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而我们之所以困在一人一事一局中,是因为放不下成了一叶障目的魔法,使我们一味地受困于魔障之中。

柏拉图说过:“如果不幸福、不快乐,那就放手吧。”

生命,本该浪费在值得的人和事上。

即便身处泥沼地,万般不顺,也能分得清轻重,放得下情绪。

人活着,是为了做更值得的事,而不是困在沼泽地,纠缠一辈子。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能逍遥自乐。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也能悠然见南山。

一个人,放下了欲望,就能减少心中的杂念,不再汲汲于求、患得患失,就能过简单的生活,享受生命。

人生不是一段单一的旅程,它往往错综复杂,山一程,水一程。

把生命放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做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分得清轻重,生活才能从容不迫。

余生不长,要懂得放下

04

君子之交淡如水

《神雕侠侣》中,程英对陆无双说过: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人最强的状态莫过于:有吸引人的能力,更有离开人的能力。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多少人?

20岁就开始见世面,看世界,接触各色各样的人。

人情社会,遇事求人,多个朋友多条出路。

然而,酒桌上的觥筹交错不是社交,而是蹉跎光阴。

生命赠与我们的时间本就不多,又何必将太多人请进自己的生命里。

抓不住的人,如同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是从放下无效社交后的独来独往开始的。

王维少年得志,三十岁状元及第,与王公贵族觥筹交错,打成一片。

然而,安史之乱后的牢狱之灾,让他认清了自己。

那看似高朋满座、朋友满天下的官场里,不过是泛泛之交的逢场作戏,毫无意义。

无意义的社交,只会消耗精力,除了喝了酒,吹了牛,不会有任何好处。

于是,王维隐居终南山,放下了名利场所的觥筹交错,独自畅游在山林之间,才有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惬意人生。

人不是拥有时学会了放下,而是懂得了放下,然后开始拥有。

你有你的鸿鹄志,我有我的燕雀情;你有你疲惫的追求,我有我淡然的幸福。

放下无用的社交,选择独处,让自己变强,从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余生不长,要懂得放下

05

人生中从不缺少纷扰的思绪,浮躁的心态,复杂的生活。

过去的事,已成定局,未来的事,无法预测,唯有活在当下。

放下后人生,既原谅他人,也和解自己;既不念过去,也不畏将来。

杨澜说:

人生莫过于懂得如何放弃,属于你的终究有限,放弃繁星,才能收获黎明。

来世一场,最终的归宿免不了一堆黄土,生命的尽头依然是放下。

余生不长,何不早些学会放下,松开双手,拥抱世界。


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般珍贵!原创美文、好书好课、新书资讯等,伴你成长!图/摄图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