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熱點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

  公衆號:互聯網熱點

  責任編輯:賀菁

  

  綜合:21財聞匯

  資料:21世紀經濟報道、南方都市報、新浪微博、財經女記者部落、Technews

  霍金的最後一個預言,或正在成爲現實!

  今天,全網炸了

  據人民網報道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

  微博熱搜顯示此話題“沸”

  據人民網深圳今日(26日)報道,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峯會召開前一天宣佈,一對名爲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着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深圳科學家賀建奎

  賀建奎對這對嬰兒的介紹 視頻戳↓↓

  

  據梨視頻

  據悉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基因(HIV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使用的基因編輯技術爲“CRISPR/Cas9”技術。

  據報道,這次編輯峯會於2018年11月27—29日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英國倫敦皇家學會和香港科學院在香港聯合舉辦。賀建奎將在峯會現場展示他領導的項目組在小鼠、猴和人類胚胎的實驗數據。在50枚人類胚胎基因測序結果顯示,未發現脫靶現象;而所有人類正常胚胎裏面,有超過44% 的胚胎編輯有效。賀建奎還展示此次基因手術嬰兒臍帶血的檢測結果,證明基因手術成功,並未發現脫靶現象。他表示,結果仍然需要時間觀察與檢驗,因此準備了長達18年的隨訪計劃。

  何爲基因編輯?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生命進化歷史上,細菌和病毒進行鬥爭產生的免疫武器,簡單說就是病毒能把自己的基因整合到細菌,利用細菌的細胞工具爲自己的基因複製服務,細菌爲了將病毒的外來入侵基因清除,進化出CRISPR系統,利用這個系統,細菌可以不動聲色地把病毒基因從自己的染色體上切除,這是細菌特有的免疫系統。

  微生物學家10年前就掌握了細菌擁有多種切除外來病毒基因的免疫功能,其中比較典型的模式是依靠一個複合物,該複合物能在一段RNA指導下,定向尋找目標DNA序列,然後將該序列進行切除。許多細菌免疫複合物都相對複雜,其中科學家掌握了對一種蛋白Cas9的操作技術,並先後對多種目標細胞DNA進行切除。這種技術被稱爲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迅速成爲生命科學最熱門的技術。

  這個消息引起了不少的爭議

  朋友圈及微博都刷屏了

  

  @失眠中的小艾viola:人體實驗,天哪,倫理怎麼過的

  @慕星雨Sara:覺得並沒有什麼可慶賀的,能避免脫靶嗎?修改了CCR5後對CCR5發揮的其他功能有沒有影響,這兩個孩子以後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情都未可知,這種實驗簡直可怕至極,怎麼通過的倫理?

  @上官就是我啊:超級人類誕生

  @紅黃藍下的噩夢:這種研究如果繼續在真人身上實驗,感覺像慢慢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我們爲潘多拉的美貌所吸引,卻忽視了偷偷散發的災難

  

  大家的質疑來自於這項技術帶來的後果:到時候是會有所謂基因完美的人上人出現,我們這些有基因缺陷的就會被淘汰?這是科幻小說要成真了嗎

  消息一出,反應最快的還是資本市場。基因測序板塊午後異動,龍頭東富龍(疊加獨角獸)直線封板,新開源、昌紅科技、北陸藥業紛紛跟漲。

  很快,從不缺瓜喫的網友們的也隨即跟進反應。當然,和基因有關的生物科學技術總是伴隨着爭議的。

  賀建奎何許人?

  除了理論本身的問題,人民網原文中提到的“深圳科學家”賀建奎也備受網友關注。根據人民網原文,賀建奎是此次“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的主要負責人。

  賀建奎方面回應:目前不能透露更多信息

  對此,負責賀建奎媒體的負責人陳遠林26日對媒體表示:

  “現在賀教授不接受媒體採訪,過幾天統一回應。對於此例研究,更多信息不能透露,這個實驗不是因爲母親有艾滋病,也不能透露嬰兒是在哪個醫院出生的,因爲個人隱私不能說太多。”

  賀建奎助理:只是“科學家的自主探索”

  據百度百科介紹,賀建奎是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實驗室用物理,統計和信息學的交叉技術來研究複雜的生物系統。研究集中於免疫組庫測序,個體化醫療,生物信息學和系統生物學。

  但截止發稿,南科大尚未就此“基因編輯嬰兒”研究作出任何表態。而據科技日報報道,賀建奎的助理對科技日報記者稱:

  這項研究是“科學家(賀建奎)的自主探索”。

  百度百科賀建奎 主要成就

  賀建奎的其他身份

  除了學者,賀建奎還有另一些與之相關的身份,根據企查查信息,賀建奎名下有多家基因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2012年7月4日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山局登記成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生物技術開發與基因檢測技術開發、信息諮詢等。

  其熱度最高的新聞是去年7月31日由南方科技大學孔雀團隊“賀建奎教授團隊”研發的具有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宣告上市。該測序儀被稱爲“目前全球準確率最高,且唯一用於臨牀應用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其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亞洲第一,世界領先’。”

  科研人員正在調試瀚海基因GenoCare第三代單分子測序儀樣機。

  合法嗎?必要嗎?

  通過基因改造人類現階段是否有必要?誰有資格作出這樣決定?國家法律允許嗎?全球有哪個國家允許嗎?不允許的擔憂是什麼?

  一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稍微有點常識都不會同意的。究竟是如何通過的倫理審查?怎麼證明他沒有對基因組的其他地方做了改動?通過基因編輯的嬰兒基因發生了永久的變化,可能對HIV有了免疫力,但是否會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你能想象以後遍地都是基因人的世界嗎?”

  根據科學技術部、衛生部關於印發《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的通知,“第六條進行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必須遵守以下行爲規範:

  

  (一)利用體外受精、體細胞核移植、單性複製技術或遺傳修飾獲得的囊胚,其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

  (二)不得將前款中獲得的已用於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動物的生殖系統。

  (三)不得將人的生殖細胞與其他物種的生殖細胞結合。”

  

  顯然此次試驗已經違法了上述原則。

  其次是學者和同行對於其試驗的質疑。通過基因編輯,這兩名嬰兒的CCR5基因發生了永久的變化基因且會遺傳,如何保證它是正確的?

  清華大學全球健康及傳染病研究中心與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對媒體表示:

  對健康胚胎進行CCR5編輯是不理智的,不倫理的,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中國人的CCR5是可以完全缺失的;CCR5對人體免疫細胞的功能是重要的;CCR5編輯不能保證100%不出錯之前,是不可以用於人的;對新生兒是不倫理的,一個健康和受教育的好孩子,是不會被HIV感染的;HIV感染的父親,和健康的母親,100%可以生個健康和可愛的孩子,根本無需進行CCR5編輯。

  此外,本次試驗對象是一對雙胞胎,其中一個嬰兒並未編輯成功,也是令人擔憂的另一因素。

  第三,從技術上來說,此次試驗並沒有新的貢獻,新聞噱頭大於技術貢獻。近年來被發現用於編輯基因的技術CRISPR-cas9,多用於治療成人的致命疾病。但編輯精子、卵子或胚胎是不同的,這種變化可以繼承。在美國,臨牀應用是不被允許的。

  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劉穎認爲這一實驗從科學層面具有巨大“”潛在風險,兩個孩子作爲試驗品,這些未知風險將會伴隨他們的成長:

  從事這一實驗的科研人員既非HIV研究者,也非基因編輯領域專家,項目實施時其測序公司和其背後的商業資本實在鋌而走險。

  該項目的實施可預見的會使基因編輯領域的研究受到影響,也會使中國科研界的發展受到質疑。該項目的實施者也需要因這一行爲而受到抵制,否則將會帶來更多不可預見的負面影響,潘多拉的盒子也許就此打開了。

  霍金的最後預測!

  未來富人有可能利用基因技術創造出“超級人類”

  霍金生前擔憂的另一個事實也浮上臺面了,那就是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

  《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報導,霍金確信在本世紀末,人類就會看到基因工程突破造出超級人類種族,法律雖然會試圖阻止事態嚴重化,但一些有錢有權的貪婪者絕對無法抗拒誘惑──當他們發現記憶力、抵抗力和壽命可以透過基因編輯就超越一般人,出賣靈魂只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比人類更聰明、更強大的改造種族一旦崛起,人類勢必無法與之競爭。

  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有利有弊,或者說,科技原無好壞之分,是人心決定了科技的用途,而人心既有光明也有黑暗,總會有那麼一些人無法戰勝黑暗面,從此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霍金擔心有錢人在未來有機會花錢變動子女的DNA,從而創造出有更好基因的“超級人類”。”

  超級人類”相比普通人類將提高智力和壽命,甚至對疾病的抵抗力都會增強。據霍金所預測,“超級人類”一旦出現,沒有改善基因的普通人將面臨毀滅性的災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