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馬石頭

生命是靈魂的一次旅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收穫。生老病死是這趟旅行中必須經歷的幾個階段,任何人不能代替另一個經歷。就如同參加旅行社一樣,每一個景點都要親自走走。當一個人躺在病牀上的時候,往往會真正地清醒過來,發現自己走了那麼多的路程,該做的事情卻沒有做,但往往到這時,只能“空悲切”。

把人生結局往前推

人生中,很多本來可以輕鬆完成的事情,卻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做,所以,失去了很多機會。這無疑是人生中最爲遺憾的事情了。幾乎所有身患重病的人,都對自己沒有做該做的事情而感到後悔,可是,只要當他們的身體恢復了健康,就會把這個教訓忘得一乾二淨,又開始糊里糊塗,忘乎所以。可見,人確實是健忘的。

把人生結局往前推

智慧的人把人生結局往前推,以結果爲行爲導向。所以,他們用自己的切實行動,避免了面臨風中殘燭的那一刻,才“空悲切”的悲劇發生。但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幸運,大多數人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以結果爲導向”這句名言提醒我們,今世的東西你抓得太多了,另一世肯定抓得少,甚至會導致兩世都落空的結局。

把人生結局往前推

我們總是爲自己的失職找藉口,總有這樣或那樣的“理由”。其實,很多時候是在自欺欺人、明知故犯。有些人對任何事情都會辯解,當他們進了醫院後才明白,有些事情根本沒有辯駁的餘地。真主說:“你們這些人啊!在今世生活中,你們替他們辯護,復活日,誰替他們辯護呢?誰做他們的監護者呢?”(4:109)

文/馬石頭,圖馬成雲、馬梅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