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已經播放過半,帶給觀衆的不僅有甜、有虐、有雷爽,更有讓人出乎意料的深刻。單獨從富察皇后這個白月光來看,人物立體、豐富而深刻。她所表現的不僅僅是一個六宮之主的表率,更是背後對倫理的掙扎、自我迷失和救贖。

富察皇后歷盡千辛萬苦生下的七阿哥,在大年三十晚上的一場走水中不幸離世。悲痛欲絕的皇后已經不堪任何打擊。這個後宮早已讓她失去了自己、放棄了抗爭,可能只有孩子纔是她留在這“喫人”的後宮唯一的理由和慰藉。

可現在孩子也死了,她卻連悲傷和頹廢的理由都沒有。皇上沒有安慰她,卻反而要求她振作,因爲她是大清皇后。她反問皇上自己是誰,她想得到什麼答案呢?是永琮的娘、是永鏈的娘,是一個連續喪子的可憐母親。她希望皇上在這個時候只是一個普通丈夫、自己只是一個普通妻子和女人。可是皇上沒有這麼說。他說,你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對面這個相伴走了半生的男人竟然一點都不懂自己,她悲傷不能自己但卻流不出半點淚水。他從始至終要的不過是一個端莊自持、沒有恨、沒有怨、沒有自我的“皇后”。

七阿哥的死讓富察皇后徹底意識到,要這六宮表率的虛名、母儀天下的榮耀有何用!自己的孩子保護不了,自我也早已丟得不知所蹤。她想要什麼?其實很簡單,傷心的時候可以哭、開心的時候可以笑,偶爾可以鬧一點小脾氣、可以任性一點、可以牽着丈夫的手,悲痛的時候可以不管皇后的責任。像出閣前那樣活潑明朗、光彩亮麗。可以和弟弟去鬧市聽說戲、可以和閨蜜去掃街、可以去郊外賽馬、可以盡情跳舞。

富察皇后的眼淚已經不單單在爲幼子而流、她何嘗不是在爲丟失的自己流淚。世道如此,她當何如。也許只有徹底脫離這座無情的宮殿、這個喫人的世道,她才能做回從前那個自己。離開吧!離開就自由了!

於是,支開宮女、脫去華服、拿下金銀玉簪、走向角樓,縱身一躍。她在遺書中所寫,容音這一去,就是永別。對自己不再用臣妾,自此以後她再沒別的身份,只是富察容音、只有最開始那個鮮活、自由、不甘於任人擺佈的富察·容音。遺書中,字字句句都只與瓔珞有關,沒有有關皇上的一字半句。不懂自己的人,也不配出現在自己的遺書中!

描繪到此刻,富察容音這個角色再一次立體豐富起來。從前她只是在羨慕,羨慕瓔珞的自由和鮮活。可她不敢抗爭,日復一日地告訴自己“先是皇后纔是賢良淑德的女人典範”,用別人騙她的那一套誆着自己。現在,她從羨慕走向了抗爭,爲自己抗爭、與不公抗爭、與當時那個世道抗爭。

不誇張地說,富察容音這個角色真•國產劇白月光里程碑式的存在了。這一次yxgl,真的深刻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