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1日,“京東健康名醫直播”特邀2003年北京市SARS醫療救治中心總指揮韓德民院士,基於抗擊非典的經驗,全面指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全民防範防控,並針對即將到來的返程高峯期,介紹正確的防護措施及注意事項。對於這些衝在一線與疫情抗爭的醫護人員,韓德民院士表示,做好他們的防護和保護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要務。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採取的遠超《國際衛生條例》的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表示高度肯定。目前疫情發展到了什麼階段?在這場舉世矚目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從衝在一線救治的醫護人員,到即將踏上返程路的普通民衆,應該如何科學有效地防護?對於疫情造成的恐慌和種種心理壓力,又如何進行有效疏導?2月1日,“京東健康名醫直播”特邀2003年北京市SARS醫療救治中心總指揮韓德民院士,基於抗擊非典的經驗,全面指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全民防範防控,並針對即將到來的返程高峯期,介紹正確的防護措施及注意事項。

京東健康特邀韓德民院士解讀疫情防控:全民科學有效防控是成功關鍵

仍處抗擊疫情關鍵期 科學防控是重中之重

韓德民院士曾任北京同仁醫院院長,在2003年任北京SARS醫療救治指揮中心總指揮,具有豐富的疫情防控經驗。當年SARS疫情發展四五個月後才進入高峯期,相形之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否已提早迎來高峯期?

韓德民院士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拐點暫時還不明顯。不過SARS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都是重大傳染性疾病,因此在防控的措施、準備和要求方面,有很多相似性和一致性。在第一時間準確判斷疫情,及早對其定位,並迅速抓住最有效的辦法來控制疫情,都有一整套的科學防控手段和方法,必須嚴格堅持貫徹。在傳染病防控,尤其是重大傳染病防控方面,不僅需要應急預案,還需要全社會更高水平的認知。“良好的社會認知基礎再加上必要手段和方法,我們的防控水平就會大幅度提高。”韓院士說。

至於疫情結束將以什麼爲標誌?韓德民院士表示:主要看病毒最後感染的截止時間,即新發病例截止時間。“人羣當中沒有新發病例了,疫情就要告一段落了。具體是什麼時候呢?距離最後被診斷的病例連續兩週內沒有新發病例,病毒的感染過程就趨向於結束了。”

注意區分過度防護 不是人人都需要N95

早前社交網絡頻頻傳出湖北多家醫院發出的醫療物資求助信息,還配有醫生疲憊不堪穿着防護服席地而臥的照片,令廣大網友心疼不已。對於這些衝在一線與疫情抗爭的醫護人員,韓德民院士表示,做好他們的防護和保護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要務。

“重大傳染病來襲,醫護人員往往會出現瞬間壓力巨大,且由於隊伍暫時難以調換而長時間工作的問題。身體疲勞,精神高度緊張,又沒有及時的休息,再加上短時飲食供應跟不上,這種疲勞作戰對身心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們一定要關心一線醫務人員,使他們從疲勞作戰的狀態中儘快解脫出來。”基於此前抗擊SARS的經驗,韓德民院士指出,目前各地都已派遣醫療團隊前往一線支援,加大力量,採用必要的輪休制,一方面能確保較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增強醫護人員的身體抵抗力,降低他們的感染風險。譬如徵用賓館讓醫護人員入住,不僅可以更好地保障輪崗休息,也是相對安全的隔離方式。

對於當前N95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物品對於普通民衆供不應求的現象,韓德民院士也指出“要採用科學、合理、有效的防控手段,沒必要過度防控。”如果沒有身在疫區,沒有和病患接觸,周邊也沒有確診病例,佩戴一般的外科防護口罩足矣,沒有必要佩戴N95口罩和眼罩。此外,春季本身就是各種流感高發季節,日常注意勤洗手、勤消毒也很重要。

互聯網助力疫情阻擊戰 全民防控人人有責

相比SARS時期缺乏信息高效觸達的渠道,17年後的今天雖然疫情依然兇猛,但在互聯網的助力下,媒體、社交網絡和電商,已經爲廣大民衆構築了三道特別的“防護線”。線上的醫生問診和心理疏導平臺,也成爲大家自我甄別病情、消除心理恐慌的重要渠道。

韓德民院士表示,信息不對稱容易造成民衆恐慌,藉助線上公共平臺爲民衆傳導準確信息,爲大家建立戰勝疫情的信心,對於最終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尤爲重要。“像京東健康在直播平臺邀請專家與公衆交流如何科學認識疫情,如何採取有效防控措施,如何在自我保護和自我隔離的基礎上杜絕感染,對於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就具有積極作用。”韓院士說。

隨着春節假期的結束,很多人即將踏上返程旅途。復工以後,在密閉空間內與這麼多人長時間共處,又該如何做好有效的個人防護?韓德民院士表示:第一,有感冒症狀的人一定要馬上隔離,不要到辦公地點上班;第二,工作場合下也要佩戴口罩;第三,所有辦公場所必須加強公共衛生管理,像衛生間、電梯、食堂等密閉空間的管理和消毒都要更爲嚴格;第四,建議養成用酒精紙巾擦手的習慣。“全民防控是必須的。每個人首先做好自我防控,同時要爲整個社會的公共防控盡一份責任。大家都承擔起這份責任,我們社會整體的防控水平就提高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