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國內電影市場熬過了最初艱難困苦的日子,市場份額體量不斷提升,熱門單片的收益記錄也被不斷刷新。

今年開創網絡播放先河的徐崢,早在2012年,就拍攝出了華語影壇第一部票房過10億的商業片——《泰囧》。

次年,周星馳又攜《西遊降魔篇》以12.4億的成績完成超越,國產大片正式進入十億時代。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2014年的春節,時年剛剛畢業的小薦還面臨着人生最爲重要的關口。

而在之前一年,我所居住的小城,出現了第一家新式的電影院,全國影院最蓬勃的擴張週期,差不多也是從那時開始。

有了新的影院,觀影體驗的提升,使得那一年我們小城的賀歲檔顯得更加熱鬧。

因爲在本地上學的緣故,那一年和大學同學的聯繫還十分密切。

賀歲檔在新影院的激光銀幕下,我們一同觀看了3D版本的《大鬧天宮》,儘管影片品質一般,可優質的3D效果依舊拔高了體驗。

而與之相對的,同檔期內的《澳門風雲》則是在老式影院的貴賓座位觀看的,儘管作爲相對舒適,可銀幕的巨大差距暴露無遺。

這一年,也是最後與大學同學常常相聚的一年,隨着日後工作生活的忙碌,互相之間也少了聯繫。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2015年,賀歲檔的雙雄是成龍的《天將雄獅》和王晶的《澳門風雲2》。

這一年因爲工作上的變動,需要在年後去深圳發展,所以趕着和不少過去的好友進行聯繫。

組團觀看了更適合羣體觀影的《澳門風雲2》,後來又和發小看了《天將雄獅》,算是圓了一同在影院裏觀看龍叔電影的願望。

有時回想起童年,暑假期間總是會去影像店租上幾張光碟,小男孩們打着赤膊啃着西瓜,用一部部精彩的電影度過了好幾年。

而在當時所有被租來的影片裏,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正是成龍巔峯時的各種動作神片。

就連其中被我們認爲相對無趣的《紅番區》,卻原來也是票房高達9500萬,國內賀歲檔的開山之作。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2016年,趁着年假從深圳返鄉,自然有無數想要見上一面的朋友。

相約賀歲檔看上一場電影,罷了再聚在一起喫上一頓好的,自然是最不缺歡樂的安排。

只是沒想到的是,這一年就連家中父母也有了賀歲檔的概念,明知孩子喜愛電影,也會問上一句,過年準備看那部影片。

既然都被問起,也想着讓家人湊個熱鬧,雖然沒有同行,但是幫他們買下了《三打》的影票,畢竟老人家和四大名著相比更匹配一些。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至於我們這幫年輕人,拍了三部的《澳門風雲》系列在我們眼中早已是時代的糟粕遺存,自然是要支持星爺的《美人魚》。

當時,單片33.93億的票房,對我而言還沒有很強的概念。

只是記得即使選擇的是中午十一點的場次,早早趕去買票的時候,也早已經沒了最佳觀影的位置。

原來,一部電影真的可以有這麼多的觀衆。

而之所以選擇周星馳的《美人魚》,無疑又是一次情懷的勝利,畢竟作爲90後,誰還不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2017年,與我而言相對特殊,那一年的春節沒有回家。

身邊沒了朋友和親人,《功夫瑜伽》和《西遊伏妖篇》單從影片品質而言,完全令人沒有觀看的意願。

此時,已經開始養成寫影評習慣的小薦,開始反思電影作爲娛樂產物的核心價值。

無論是觀影當時的體驗,還是觀影后的感悟,如果不能與人分享,即使再優質的電影作品又還能剩下什麼價值?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倒是因爲《後會有期》給人留下的好印象,小薦一個人在異地的影院看了部《乘風破浪》。

因爲片中講述的父子之情,小薦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遠在故鄉的親朋好友,原來這就是電影故事思想的價值。

而正是這一年,原本懷着什麼闖一片天地抱負的我才發現,春節存在的意義本身可能真的不重要,但是在家裏等你的人十分重要。

就像是一部電影,你看到它的時間和檔期並不重要,可它選擇的檔期,對於影片本身的內容而言很重要。

也許我們無論什麼時候看到《肖申克的救贖》,那都會是一部精彩的電影,可反觀《功夫瑜伽》這樣的影片,離開了賀歲檔,只會顯得更加尷尬。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2018年,《紅海行動》、《唐探2》和《捉妖記2》三部影片,票房全部超過20億。

這一年小薦已經撈到了一些影視資源,《紅海行動》獲得了院線的邀請參與了點映,沒能見證影片後來在院線口碑爆發的盛況。

從不被看好到斬獲36.51億票房,排華語影史第四,彼時的《紅海》在院線上是如何的紅火場面,如今想來也算是華語影史的一次盛況。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而這年,安心回家發展的小薦,第一次想其要帶爸媽看一場電影,《捉妖記》太2,《紅海》又似乎略顯血腥,於是就選了《唐探2》這部懸疑喜劇片。

可走出影院,老媽給我的反饋是,不喜歡王寶強的演出,劉昊然長得還挺帥的,這個電影沒什麼意思,一點也不刺激。

真的是沒有接觸不知道,原來年過50的老媽,在觀影這方面的訴求,還挺時尚。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2019年,影視資訊作爲可以讓我獲得收入的愛好,已經佔據了工作之外較大的比重。

此時小薦也開始有意安排自己與關係不同的親友,分別去觀看更合適共同觀看的影片,並得到對應羣體的反饋,以此來決定碼字時的切入點。

比如,和酷愛宇宙及科幻文學的發小一起看《流浪地球》,瞭解他對本片在科幻片領域地位的看法。

拉着女友去看《瘋狂的外星人》,去從側面瞭解,不喜歡電影的女生對於黑色幽默和荒誕喜劇的認識。

當然,實際上陪女朋友的話,選擇《新喜劇之王》纔是更明智的選擇,畢竟她可以拿張全蛋的渣男演出,來警醒你不要做一個負心郎。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至於《飛馳人生》,雖然韓寒的文學作品我一部沒看過,可經過前兩部作品的累積,我也已經算是半個韓寒粉絲,身邊好友自然也少不了韓寒的書迷。

於是,很輕易的,我們就湊出了一個韓寒粉絲觀影團;此時我想到,如果有必要的話,也許湊一個郭敬明觀影團,也不會太難就是了。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2020年,原本更加熱鬧的賀歲檔,讓我有些分配不過來精力。

可萬萬沒想到,一場覆蓋全國的疫情,令整個國家所有生活必須之外的行業全部陷入停滯。

此番特殊形勢下,院線停擺,原本定於賀歲檔與觀衆見面的影片也紛紛撤檔。

而在這一特殊的環境下,徐崢選擇將《囧媽》改在線上播放,頂着院線巨大壓力的同時,實實在在爲民衆提供了優質的娛樂產品。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字節跳動平臺選擇免費播放的格局,也令人十分欽佩,尤其在西瓜平臺一口氣爲觀衆提供了,包括上述提到的多部賀歲檔佳片的舉動,則更是對觀衆難得的福利。

此番,帶着全家人一同觀看電影,則又是一番完全不同的體驗。

尤其先是《囧媽》這樣以親情爲主題的喜劇拉近了家人之間的關係,昨日《肥龍過江》這樣的動作片,也讓家中的男性長輩得到了歡樂。

想一想,之前沒能陪着家人度過的春節,一口氣把諸如《捉妖記2》、《美人魚》、《澳門風雲3》、《西遊伏妖篇》等衆多賀歲片拉出來挨個觀看,算是補上了這些年沒和家人一起體驗的賀歲檔。


一場疫情,怕是要培養出全家人共同觀影的習慣


這時候,我才感覺到,賀歲檔原來有家人一起,才更有味道。

而經過這一輪的喜好大排查之後,小薦也清楚了家中成員各自的喜愛,等這次疫情風波過後,給家人分別安排兩張他們喜歡的影片當做慶祝好了。

共度時艱,慶幸的是,我們可以看着電影,陪在家人身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