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自己的導演處女作《兩杆大煙槍》獲得成功後,蓋·裏奇迅速在兩年之後推出第二部同類型作品《偷拐搶騙》,並再次獲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影片在英國本土創下3000萬英鎊的優異成績,甚至成爲當時英國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這也讓他一舉成爲了新生導演中的巨星,票房的靈藥。

如果說《兩杆大煙槍》是一種謹小慎微的嘗試,通過成功獲得自信後,蓋·裏奇在自己的新片中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

充足的現金支持,讓他可以花去一千萬成本去拍攝自己的作品。

除了帶着《兩杆大煙槍》 中大部分熟悉的合作演員外,他已經有機會請到布拉德·皮特這樣的大腕兒出演。

要知道在當時,已經上位一線男星的布拉德·皮特,在同年已經參演了《搏擊俱樂部》這樣的經典影片。

而更足以令人驕傲的是,布拉德·皮特的出演實際上是自己嚮導演求來的。

他當時的片酬爲好萊塢頂薪約爲2000萬美元,但是因爲他是《兩杆大煙槍》的忠實影迷,所以主動聯繫導演降薪加盟,就連他的出演的角色,也是臨時爲他做了改動。

有了足夠的資本撐腰,蓋·裏奇甚至不惜花費100萬美元來獲得麥當娜著名歌曲《lucky star》作爲影片的配樂。

要知道《兩杆大煙槍》的最終制片成本,也不過區區160萬英鎊。

不過,這一百萬也不算白花。

事後蓋·裏奇成功搭上了麥天后,當了多年的天后老公不說,分手時也領到了天價的分手費。

所以這一百萬,可能也是蓋·裏奇一輩子裏最成功的投資了吧。

除此之外,更加自信的蓋·裏奇,在故事內容上對電影進行了大幅強化。

《兩杆大煙槍》在展示超強的戲劇衝突的同時,依舊在顧慮故事的合理性。

而到了《偷拐搶騙》這部片子裏,他只考慮如何去展示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帶來的情節張力,這也似乎榨乾了他的創意。

按照導演自己的說法,這樣以純粹的犯罪片元素開篇,通過劇情的推進,讓故事逐漸瘋狂,併成爲喜劇的敘事方式,是自己一直想嘗試的。

依靠緊湊的節奏和對白,融入更多黑幫元素,他在拍攝《兩杆大煙槍》時沒能實現這一想法。

在《兩杆大煙槍》中,導演千方百計的安排,只爲鋪墊出每條線索匯聚後爽快的結局。

而《偷拐搶騙》則選擇了標準的線性敘事,並以從始而終進行着強烈的暴力描寫,與劇情的進展相呼應來把控全片的節奏和情緒。

影片的片名也暗示了這一敘事特色,“Snatch”一詞翻譯爲一下奪過的意思。

故事的發展,又恰恰是圍繞一顆被搶來奪取的“鑽石”進行的。

“四指佛蘭克”精心策劃了一起鑽石搶劫案,得到了一顆86克拉的巨鑽。

而他找來的同夥卻出賣了他的行蹤,計劃黑喫黑奪走鑽石。

於是來到倫敦轉機的弗蘭克,跳進了軍火販子“刀疤鮑里斯”爲他兩人定做的圈套。

弗蘭克在行動時還是專業的,可是人總有自己的弱點,弗蘭克的弱點,就是看到賭桌就走不動道。

於是,在鮑里斯的推薦下,他準備前往一個可以下注的黑市拳賽。

當然,可以下注的拳賽多半都有貓膩。

這場拳賽的幕後老闆,是個叫做“榔頭·託普”的狠人。

除了安排拳賽之外,他還有自己的農場,專門用來養豬。

這些豬通過它們強大的消化系統,可以幫助託普掩蓋一些麻煩。

託普只需要提前去掉這些麻煩的牙齒和頭髮,剩下的都可以被這些動物消化吸收。

爲了照顧這些“小寵物”,託普甚至還組織了專門的餵食團隊。

他們會用巨大的塑料布打底來處理“飼料”,防止把四處弄得髒亂。

這一次爲託普提供拳手的經紀人,是運氣不太好的土耳其和湯米。

因爲他們想從吉普賽人手裏買一輛拖車的車廂當做新的辦公室,但是這些不守誠信的遊牧人,自然不會老實的交易。

湯米被他騙去了一萬英鎊,隨行的拳手“華麗”喬治發起飆來和吉普賽人的首領米奇打了起來。

沒想到米奇簡直是真人版“一拳超人”的存在,直接打暈了人高馬大的喬治。

失去了參賽選手的土耳其,需要找到新的參賽者,或者成爲託普的飼料。

無奈之下,他們邀請米奇出賽,希望配合完成這次假拳演出。

米奇自然不會照做,同樣秒殺了自己的當晚的對手,於是土耳其陷入了更大的麻煩。

可這一晚,遇上麻煩的不止他一個。

趕去參與賭局的弗蘭克被人在路上綁架,動手的正式鮑里斯找來的手下,不太聰明的當鋪老闆“阿索”。

儘管他們沒什麼本事,但是勝在做事不考慮後果,是個捅馬蜂窩的好手。

綁架弗蘭克拿到鑽石並交給鮑里斯的同時,他們還順手搶了託普的賭場。

現在,作爲弗蘭克幕後老闆的艾維需要找回自己的鑽石。

阿索則被託普找到,需要想辦法拿回鑽石補償託普。

而因爲米奇破壞了賭局,土耳其也必須彌補自己的錯誤。

於是,幾方勢力開始圍繞拳賽和鑽石產生交集,故事也向着不可預料的發向發展。

這部影片中的角色,行事作風和背景都比《兩杆大煙槍》更上一層樓。

即使片中最小的反派,看上去也足夠兇狠,涉案的價值也水漲船高。

有趣的是,在甯浩的導演生涯裏,因爲《瘋狂的石頭》而讓他名聲大噪之後。

他的第二部作品《瘋狂的賽車》,也進行了一次類似的全面升級,更多的勢力和角色,更錯綜複雜的犯罪活動,都讓故事變得更加豐滿。

《偷拐搶騙》的這次升級,對於影迷來說 ,也許覺得故事沒有《兩杆大煙槍》精巧,所以影片評分也略低於前作。

可實際上對於蓋·裏奇而言,這部作品是他個人風格一次更爲閃耀的呈現。

因爲《兩杆大煙槍》儘管勝在劇情巧妙,可真正出彩之處,則是在於片中操着英倫痞子腔調的角色,遇到種種意外時的尷尬與窘迫帶來的喜劇效果。

而在《偷拐搶騙》中,黑幫味道更重的角色,其對白和肢體動作也更加誇張,爲影片營造出了更多反差所帶來的笑點。

比如片中刀疤鮑里斯,明明是有着特工背景的東歐人,卻踩着芭蕾舞一樣的步伐,看似是優雅的狠人, 卻總透着一股滑稽。

或是榔頭託普在威脅阿索時,按說這場戲無論打光、臺詞、還是劇情氛圍都應該十分驚悚,可偏偏在演員誇張的臺詞演出下,產生了一種看科普節目的荒誕感。

《兩杆大煙槍》中的大克利斯,在片中的鋼牙東尼也把自己的之前的人設再次升級,禮貌和暴力之間的切換更爲頻繁。

就連布拉德·皮特的角色,也不斷模仿着李小龍的動作,去豐富角色的喜劇感。

這種對人物塑造的把控,顯然只有具有成熟個人風格的導演才能夠做到。

即使周星馳這樣的傳奇喜劇電影人,在自己整個電影生涯中,也沒能引導手下的演員去呈現出這種效果,往往都是經典有餘而生動不足。

除了這種角色塑造帶來的反差外,蓋·裏奇的剪輯天賦依舊在片中得以呈現。

斯坦森和布拉德·皮特打賭獵狗抓兔子時,正好使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去展示託普的手下抓人的畫面,一邊是靈巧的兔子,一邊是笨拙的胖子,這種鮮明的對比,既生動又有趣。

尤其斯坦森最後坐車喝牛奶的那一場戲,將臨近時間發生的事情,通過打亂順序再以不同視角重新剪輯的敘事手法,也令人拍案叫絕。

儘管最終本片的口碑不如蓋·裏奇的導演處女作《兩杆大煙槍》成功,但是對於導演本人而言,這部影片的存在實際上更爲重要。

這部片子證明了他之前的成功絕非偶然,自己的導演天賦可以獲得長期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無論觀衆還是市場都喜愛這種風格。

從此,蓋·裏奇有了在好萊塢安身立命的資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