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發病率逐年攀升、且低齡化的現狀,教育部 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爲45.71%,初中生是74.36%,高中生爲83.28%,超過七成的中學生視力有不良情況出現。

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關注和了解預防近視的知識,然而心急總喫不到熱豆腐,對於孩子近視問題,有些家長操之過急,在實施這些預防措施的過程中,有一些誤區是希望家長們能夠留意。

誤區一:護眼燈能夠保護孩子視力?

護眼檯燈近年來在很多家庭中開始普及,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護眼燈是採用LED光源。LED光源沒有頻閃,是比較接近自然光的。而且它體積比較小,耗電量低。家長們在選擇檯燈的亮度時,並不是越亮越好。所以建議家長們可以選用合適的護目檯燈,在使用時,如果孩子用右手寫字,檯燈則應該放在左邊,這樣不會出現局部暗區。檯燈的高度應該高於孩子的頭頂,這樣光線的覆蓋範圍廣,周邊的明暗對比不會太強烈,孩子的使用感也會比較舒適。

誤區二:電子產品如何正確使用?

隨着手機、電腦的普及,移動電子產品對孩子們視力的影響逐漸被人們所認知。目前對移動電子產品的使用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只是建議每天累計使用時間不超過1小時。使用距離隔開一個前臂的長度。如果在家裏,儘量選擇電視,因爲距離遠、屏幕大,對孩子視力的影響相對較小

誤區三:孩子假性近視,大了就會好

嬰幼兒與青少年由於學習及頻繁使用電子產品導致眼疲勞及調節緊張,都有部分假性近視的可能,但一般等家長察覺孩子視力問題纔到醫院進行檢查時,大部分已成不可逆的變成真性近視。對此,目前市面上很多商家爲了迎合家長不願孩子戴鏡的心理,推出“近視治療儀”、“中醫按摩近視”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假性近視有一定治療效果,但並不能治療真性近視。

誤區四:近視眼儘量少戴眼鏡

研究表明:青少年近視度數發展與戴眼鏡並無直接關係,而是與眼睛在發育期間眼軸增長有關。

有了真性近視如果不戴眼鏡會產生兩種後果:一是看不清遠處的目標,習慣性眯眼視物,容易造成視力疲勞;二是視物時兩眼眯成一條縫,長此以往,上下眼瞼壓迫眼球,有可能會出現散光。視疲勞、模糊像刺激與眼肌對眼球的壓迫,可能會使近視度數加深。所以戴上一副合適的眼鏡,既可解決視力疲勞,又可防止度數增加過快。

誤區五:眼鏡只要能看清就行

有些人認爲配了眼鏡就萬事大吉了,平時不注意用眼衛生,過度用眼;有些患者佩戴沒有經過驗光或者驗光不準的眼鏡;或者是一副眼鏡戴很常時間都不換,這些行爲都會加重眼睛的負擔,最終引起視力減退、視疲勞等症狀。

近視者一定要定期在正規的視光中心進行檢查配鏡,因爲科學的醫學驗光配鏡不僅僅是驗出一個度數,而是在綜合考慮眼部健康、雙眼平衡、眼調節功能、顧客既往戴鏡習慣等給戴鏡者一個合理的配鏡處方和進行視功能保健的科學指導。

誤區六:散瞳對孩子眼睛有傷害

有的家長認爲散瞳驗光對孩子的眼睛有傷害,還有的家長認爲散瞳驗光後會有一段時間影響孩子看,耽誤學習,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

散瞳驗光可使睫狀肌調節放鬆,讓孩子的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幫助孩子排除或消除假性近視。因此,只有做了散瞳驗光,眼鏡度數才能配的準確。僅靠電腦驗光的結果給孩子配眼鏡是不可取的,這樣對孩子的眼睛有害。

誤區七:不惜財力,尋找治癒近視方法

真性近視是不能治癒的。真性近視是由眼軸延長或晶狀體屈光力增強所致,是器質性改變,不能自然恢復。而假性近視是指由於不良的用眼習慣使睫狀肌常常處於緊張、疲勞狀態造成的視力減退,如經適當休息或用散瞳藥物滴眼,視力就可以恢復。

因此,孩子一旦得了近視,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去相信那些可以根治近視的說法。而是應該帶着孩子去正規視光中心檢查,儘可能地去控制孩子近視的發展。

誤區八:眼保健操不管用

做眼保健操肯定有用,它可以放鬆我們的眼睛,達到緩解視疲勞的作用。但是關鍵在於,孩子有沒有按照正確的做法認真去做。許多孩子在做眼保健操的時候偷工減料,很不認真,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效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