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和各省公務員考試中,說到行測部分的--數量關係,大部分同學都叫苦不迭,甚至有種罵孃的衝動,和同學們交流時,也不難發現,大家對數量關係題無非就兩個看法:一種是根本不會做,看都不想看,全部靠蒙,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另一種是會做,但方法不簡潔,效率低下,花的時間太長,來不及做。

其實,很多同學們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在我們數量關係題中,有很多題目根本不需要大量的計算,我們是有很多的秒殺技巧的,比如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方法--選項佈局

所謂“選項佈局”,其實就是通過選項之間的關係以及與題幹之間的關係來幫助我們快速解題。

在這裏,我們首先要明白,行測考試全是選擇題,所以我們要摒棄以往初高中的做題方法,不是所有題都要一五一十的把計算過程都寫出來,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把正確答案選出來即可,這也是我們可以秒殺的前提。

所以,我們一定要形成“結合選項”的意識(尤其是資料分析模塊),出題者在設置選項時,一定不是隨便設置幾個無關數字的,這些選項往往都是在計算過程某個階段出現的數字,目的是爲了給我們設置陷阱,那麼我們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去利用這些“陷阱”,來幫助我們省去很多計算步驟,從而快速得到答案。

比如,我們可以舉個例子:

【例】某公司去年有員工830人,今年男員工人數比去年減少6%,女員工人數比去年增加5%,員工總數比去年增加3人。問今年男員工有多少人:

A.329

B.350

C.371

D.504

拿到這道題目,很多同學立馬能想到列方程解題,假設去年男女員工分別有x,y人,得到方程組:

解這個方程組,其實已經浪費比較多的時間了,而且在考試的高壓環境下,能否解出這個方程還得打個問號。

當然,有的同學可能會想到更爲快速的方法,通過“今年男員工人數比去年減少6%”,可知今年男員工人數應該是47的倍數(想想爲什麼),來代入選項進行驗證。其實這些同學已經稍微領略“結合選項”的意思了。

既然講到這裏,我們不妨直接從選項出發,找找選項和題幹條件之間的關係,不難看出選項A+D=833,那麼833就是今年男女員工的總人數,我們即可大膽猜測,A,D選項應該就是今年男,女員工的人數,再通過題目中男員工人數減少,女員工人數增加,最終總人數增加的條件,判定女員工人數更多,故鎖定答案爲A。

爲什麼我們會想到這種方法呢?還是從出題者心理出發,出題者設置D選項的目的就是爲了給粗心的考生,看錯題幹,以爲求得是女員工人數設置陷阱,那我們就可以利用此陷阱來秒殺(大家其實可以再想想選項B,C和題目的什麼量有關係)。

大家是不是有點感覺了,我們再來看一道例題:

甲車上午8點從A地出發勻速開往B地,出發30分鐘後乙車從A地出發以甲車2倍的速度前往B地,並在距離B地10千米時追上甲車。如乙車9點10分到達B地,問甲車的速度爲多少千米/小時?

A.30

B.36

C.45

D.60

行程問題一直是同學們比較頭疼的一類題型,搞不清不同主體的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係,導致無從下手或者解題繁瑣。

那麼這道題我們直接從選項出發,還是找找選項之間與題幹之間存在的關係,不難發現,題幹中出現了“乙車以甲車2倍的速度”這樣一個條件,而選項A,D之間剛好存在兩倍的關係,那我們就可大膽猜測,A,D分別是甲,乙的速度,即可鎖定選項A。

其實這道題按照常規解法,算出最後的結果是乙的速度爲60千米/小時,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D選項存在的意義。

通過這道例題,希望同學們以後在解題時,也可以從選項出發,尋找題幹中各個量之間的關係(比如A是B的兩倍,A=B+C等),如果發現選項中某幾個選項之間恰好符合這個關係,往往答案就是這個選項,跑都跑不了。

通過這兩道例題,相信同學們對於通過“選項佈局”來秒殺,已經有所瞭解,由於篇幅關係,只能向同學們介紹到這裏了,希望同學們今後在做練習的時候,也可以試着看看選項和最終所選答案之間的關係,相信通過練習與總結,定能在最終的考試中,節省不少時間,取得滿意的成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