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決定冠狀病毒宿主範圍的主要是病毒表面的S蛋白,該蛋白負責與宿主細胞受體結合,病毒才能感染宿主”,孫洪磊告訴一財記者,“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與之前的SARS病毒類似,都是與人肺泡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作爲受體,而犬、貓、大鼠、小鼠等動物肺臟中沒有這類受體,所以是無法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反之亦然,這就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道理。劍橋大學病理學系病毒學教授古德費洛(Ian Goodfellow)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沒有證據表明狗或貓會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通常來說,病毒的傳播受宿主限制。

(原標題:WHO和國家衛建委都發話了:沒證據表明貓狗等寵物傳染新冠病毒)

野生動物和寵物,恐怕是兩個概念。

世衛組織(WHO)和國家衛建委專家近日相繼澄清:當下,沒有證據顯示貓狗等寵物傳染新型冠狀病毒。

WHO在其官網上以“謠言粉碎機”形式圖文刊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狗、貓等陪伴類動物/寵物被傳染,亦沒有證據顯示它們會傳染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2月3日晚,湖北舉行第13場疫情防控例行發佈會。在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表示,病毒是有種屬屏障的,不是說隨便就可以跨越。“到目前爲止,我們沒有發現有寵物感染冠狀病毒再傳給人,也沒有發現病人感染冠狀病毒以後,讓貓和狗發病的情況。”他指出。

第一財經採訪的衆位業內專家也持相同看法。劍橋大學病理學系病毒學教授古德費洛(Ian Goodfellow)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沒有證據表明狗或貓會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通常來說,病毒的傳播受宿主限制。在沒有任何確鑿的數據之前,認爲狗和貓容易受到影響是錯誤的。

WHO和國家衛建委澄清:沒證據表明貓狗傳染新冠病毒

不是所有冠狀病毒都能感染到人

蔣榮猛稱,目前研究顯示,冠狀病毒有四個屬總計50多種,但即使加上新型冠狀病毒,已知能夠感染人的冠狀病毒也只有7種。他指出,換言之,並不是所有冠狀病毒都能感染到人,能夠感染到人的也不是說都能感染到其他所有的動物。

一位業內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決定一個病毒是否能感染宿主並致其發病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宿主是否有該病毒的受體、宿主是否有適合病毒生存的環境以及宿主是否有很強的抗病毒即免疫能力等。而就像艾滋病病毒能感染人卻不能感染小鼠一樣,冠狀病毒也存在種屬特性。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預防獸醫學系副研究員孫洪磊則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直到2003年SARS病毒和後來的中東綜合徵開始,人們纔開始對冠狀病毒多加關注。

孫洪磊稱,目前已經發現的冠狀病毒至少包含7大類,每類冠狀病毒都有相對獨立的宿主範圍。動物的冠狀病毒有很多,例如雞的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犬和貓自身也有冠狀病毒感染,但是症狀都很輕。

但此前我們從未發現過有上述動物的冠狀病毒傳染給人的現象,這是爲什麼呢?

中國執業獸醫師陳滿福稱,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β屬,而犬冠狀病毒和貓冠狀病毒都爲α屬,沒辦法傳染給人。陳滿福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絕大部分的冠狀病毒具有專一的受體,所以犬貓的冠狀病毒不會感染人,反之亦然。”

生態健康聯盟主席、寄生蟲學家達薩克(Peter Daszak)說,感染只有在彼此細胞表面有相似的受體時纔可能發生。如果一種動物病毒可以與人類細胞受體結合,人類就會可能生病。而這就可能是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原因。

人沒有能被貓和狗傳染的受體

孫洪磊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雖然本次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跨宿主傳播的病原,但是不同宿主的冠狀病毒是不能跨宿主傳播的。

孫洪磊解釋,2003年SARS發生後科研人員做了大量流行病學調查,只有在果子狸種檢測到SARS病毒,說明當年感染人的冠狀病毒的傳播鏈應該是“蝙蝠——果子狸等野生動物——人”,但家養動物是不會被傳染的。

“決定冠狀病毒宿主範圍的主要是病毒表面的S蛋白,該蛋白負責與宿主細胞受體結合,病毒才能感染宿主”,孫洪磊告訴一財記者,“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與之前的SARS病毒類似,都是與人肺泡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作爲受體,而犬、貓、大鼠、小鼠等動物肺臟中沒有這類受體,所以是無法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反之亦然,這就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道理。”

WHO則指出,目前尚未確定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來源,“來自中國活體動物市場的一種動物來源很可能是一些最早報告中人類感染的原因。而爲了保護自己,在參觀活體動物市場時,請避免無保護的直接接觸活體動物以及與動物表面接觸。應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動物產品。 按照良好食品安全規範,應小心處理生肉,牛奶或動物器官,以免與未煮熟的食品交叉污染。”

WHO也指出,“不過,在與寵物接觸後,用肥皂和水洗手總歸是沒錯的。”

吉國傑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化成雨_NBJ111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