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劉立榮正式創辦“金立”。飛速成爲國產手機中的大品牌。

2006年到2009年,是金立的最輝煌時期,靠着早年與代銷商結盟的深厚關係,拿到了線下市場的第一。

2010年,金立在全球範圍內銷量僅次於諾基亞和三星,躍升至全行業第三。

2015年,金立廣告在央視一套播出“金品質、立天下”風靡一時。

2016年,金立全年出貨量曾達到4000萬部,居國產手機第三。

2017年,金立出貨量下降到1494萬部,遠低於全年3800萬部的目標。

2018年8月金立的市場份額僅0.6%。

2018年11月20日下午兩點,因工資與補償金髮放時間問題,金立東莞工廠的30餘名員工與主管在工業園門外公交站前發生爭持。在談判無果之後,30餘名員工坐上了開往東莞市人力資源局大嶺山分局勞動爭議調解中心的公交車,希望能在職能部門的介入下明確工資與補償金髮放的確切時間。

截止到目前,劉立榮已經在香港滯留了11個月,租房隱居在港島某處。只是偶爾會與金立的高管或者債務人在香港有接觸。

劉長榮滯留期間,幾乎都是副總裁餘雷在出面解決事宜。而10月31日,金立副總裁餘雷正式離職,從此拉開了金立大敗局的序幕!

2002年的崛起到2018年破產,劉立榮走了16年。在金立快速崛起後,2010年前後劉立榮投資了10億元在東莞建立了金立產業園,立志打造“亞洲最大單體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因此金立進入到快速爆發時期,金立手機出貨量在2015年爲3000萬部,2016年爲4000萬部。但是,2017年卻急降到494萬部,2018年前九個月,金立手機出貨量僅爲442萬部。

2017年金立的隕落,第一個是因爲,金立在營銷上砸了60多億的鉅額廣告營銷費,這對資金鍊有很大的影響。其次就是,金立手機的研發的遠遠落後,導致了蘋果、華爲、小米或者說OPPO對其的快速碾壓。

最後,有一個重要原因:劉立榮近年沉迷於賭博,大肆的揮霍。近日在媒體的專訪中,劉立榮承認:2017年1月他去了塞班島賭錢,輸掉了有10幾個億,用的資金就是從金立“借用”的資金。

但是從媒體之前採訪他身邊人得知,劉立榮去了不止一次塞班島,輸掉的也不止這一點,在某次塞班之行中,僅僅是一把牌就輸掉了7億美元。

博彩很好玩嗎?也許是吧。尤其是富人們喜歡的方式,應該更具有娛樂性。

劉立榮去的那家塞班賭場叫做博華太平洋(01076.HK),一家香港上市的公司,老闆是紀曉波。我們不知道富豪們賭桌上的故事是如何演繹的,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的資金是如何劃轉到對方的賬戶中,但是一個牌局之後,一家中等上市公司的市值就這樣被輸掉的故事現場一定很精彩。

博華太平洋的塞班賭場,財報披露大部分貴賓客戶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韓國。 博華太平洋的財報顯示,在2017年有一位客戶爲其貢獻了21.8億港元的貴賓廳收入,佔博華太平洋全年總收益的16.5%。在2017年末,博華太平洋最大的債務人欠款10.9億港元,前10大債務人欠款18.67億。逾期6個月以上賬款超過70億港元。

社會各界的供應商聽說了,劉立榮在塞班的鉅虧之後,紛紛選擇向其討要貨款,甚至終止合作。在2017年11月份,攝像頭模組最大供應商歐菲科技開始對金立停貨,生產一下“休克”。在斷供之前的8月份,金立在國內市場回款一個月接近20億,到了11月份下降到13個億,12月份就不到5個億,到今年1月份就全斷了。公司運營就停了,然後更多的債權人撲了上來,多米諾骨牌就這樣轟然倒塌。

2018年11月23日,金立金融債權人會議已經在深圳市深航國際酒店召開,初步的討論結果是,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支持了破產重整方案。

2018年11月28日上午10點(也就是明天),金立將召開經營性債權人會議,參與人主要是債務在8000萬以上的供應商債權人。

金立方面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金立整體債務在170億元,包括銀行債權人債務約100億元,上游供應商約50億元以及廣告供應商約20億元。此外,還包括員工工資與賠償金、債券等債務。

對於金立而言,不管怎麼樣的方式重組,對於債權人討要到的只是杯水車薪。對於股東而言就是一個劫難。對於消費者而言,金立或許就此成爲一個遙遠的過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