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哈羅國際學校的面試時不僅考慮學生的情況,也考量了作爲家長的我們的教育方式。香港耀中爲一條龍學校,採用英普教學,以英國課程爲基礎,到了中學,又可報考(IGCSE)國際中學會考證書及國際預科課程(IBDP),有助銜接外國大學。

國際教育越來越成爲萬千家庭關注的熱門領域,爲了讓孩子未來成爲國際人才,家長對於子女熟練掌握中文和英文的需求逐漸增強,因此國際學校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香港因中西合璧的文化、絕佳的地理位置、極高的國際化程度,成爲越來越多家庭的首選教育地。

香港教育體制十分多元,國際中學課程包括IGCSE、A-level和IBDP。小拔今天介紹一下香港國際課程,其中有國際學校也有本地學校,有老牌香港學校也有海外名校分校,教學方式不盡相同,學費也是豐儉由人,供家長參考。

哈羅香港國際學校

哈羅香港是英國中學在香港的分校。創辦於2012年,哈羅香港國際學校位於香港新界屯門,與倫敦的哈羅公學結爲友校哈羅香港國際學校提供幼稚園到中學課程

香港哈羅國際學校的學生以英語母語學生爲主。學校採用的是英式英語而不是美式英語。全英式教育的課程中同時設有中文選修課,並從2019年起不再使用繁體字。

學校有寄宿單位,學生由6年級起可以申請寄宿。

家長分享:

香港哈羅國際學校的面試時不僅考慮學生的情況,也考量了作爲家長的我們的教育方式。學校很注重親子游戲,小孩子如果在遊戲中展現出自信、想象力,會更容易獲得錄取。

弘立書院

香港弘立書院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光纖之父」高錕所創辦,學校以英普雙語教學,包括體育,音樂等副科。鼓勵學生學習中國深層文化,並採納世界各地的優質教材及教學方法。

香港弘立書院學校不僅有武術課,使用北京的課程,體育科則採用香港和英國課程。老師來自世界各地,能與同學分享各地文化。獨立、中國和國際這代表了學校及學生的特色。

家長分享:

香港弘立書院學校在小學時對中文較注重,弘立的教學理念非常注重閱讀,提供學生大量的中英文閱讀材料,並讓學生每日輪流用中英文寫日記,寫錯字拼錯字都不要緊,目的是訓練學生習慣並勇於用中英文表達,孩子的讀寫能力有明顯提高。

耀中國際學校

香港耀中爲一條龍學校,採用英普教學,以英國課程爲基礎,到了中學,又可報考(IGCSE)國際中學會考證書及國際預科課程(IBDP),有助銜接外國大學。香港耀中學校除了英文水平高,也重視閱讀及中國文化。

香港耀中學校施行雙校長制,華籍及外籍校長合作管理下,希望創造兼具中西方特色的價值和教學模式。雙班主任制也是如此安排。

香港耀中學校在小一是用廣東話,讓本地孩子有一個過渡期。

家長分享:

耀中的中文不錯,班裏同學本地和內地生佔大多數,互相都很有禮貌,功課一般在三至四份左右,學生能應付。

漢基國際學校

漢基國際學校創立於1983年,學校的特色是以英普雙語教學,令外籍及本地學生有更多學習及使用中文的機會。學校也善用科技教學。

校內各項設施完善,還有25米長的室內泳池、健身室和戶外人工攀巖壁等。科學、工藝、藝術等學科設有專用實驗室和工作室。

漢基設幼兒園及中、小學部。小學部由中英爲母語的老師共同任教。中學提供IB課程,Year 7 至11(相當於中一至中五)採用IB中學課程(IBMYP),Year 12 至13 則以大學預科課程(IBDP)教授。

家長分享:

小孩在漢基快兩年了,英語進步很多,因爲學校經常會安排學生出國做義工,並且鼓勵孩子發揮想象和創造力,很接近我們印象中的美國學校,重個性發展。

新加坡國際學校

新加坡國際學校於1991年創立,學校依照新加坡奉行的英普教學模式,從幼兒班開始實行英語和中文教學,更備有簡體中文的多元化教材。

學校規定幼兒班至二年級的課程,中文課和英文課的整體比例各佔50%,希望學生好好利用學習語言的佳時期,到了三年級,學校會增加科學課並使用新加坡教材,學生必須用英文寫作業,逐步養成使用雙語學習和思考的習慣,數學和科學課均用英文授課,整體會逐漸偏向英語教學,至於中文課則會調整至每星期約五至七小時的學習時間。

家長分享:

一二年級很少功課。教學認真,老師有愛心,也重視德育。亞洲學校氣氛濃。

滬江維多利亞

滬江維多利亞提供一條龍的國際項目(IB) - 小學項目(PYP),中學項目(MYP)及預科項目(DP)。學校以探究式教與學作爲整體教育核心。小學部設雙班主任,以英語及普通話爲教學模式,升讀中學部之後課堂以英語爲授課語言,並輔以中文課程項目。

家長分享:

學校學業負擔並不重,孩子在此學習很愉快,近年學校IB成績也不錯。

香港拔萃教育,是香港哈羅耀中弘立等知名學校高錄取成功率保持者!12年專注香港升學,幫助10萬餘名港童獲得心儀學校錄取。小小地秀一把實力~(這是我們2018年部分香港國際學校的offer)

申請香港國際學校,如果你遇到這些難題:擔心英文不佳,無法應對申請和麪試;已經過了申請期限仍想提交申請;本地學校想轉讀國際學校;完全對香港國際學校狀況不瞭解;預算有限,希望能在教育層面得到最大效益。都歡迎隨時諮詢歐陽老師。

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能給我們點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