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在革命老区江西安远县,社交电商平台贝店与当地代表农企——江西省峪品鲜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当地特色农产品——三百山红蜜薯纳入贝店“一县一品”助农计划中。 

与此同时,贝店在站内上线“溯源之旅·江西安远”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将当地红蜜薯、紫山药等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消费者,实现精准扶贫,助力当地农产品上行。

借力贝店 质量上乘的红心蜜薯不再无人问津 

安远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汇处,境内多丘陵山地,河川纵横,道路崎岖,是赣州8个国家贫困县之一。当地人民生活贫困,生活水平在整个赣南地区排在倒数。 

典型山地丘陵、错落的河道,虽然十分不适宜人类居住,但却孕育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非常适合果蔬等农作物生产。尤其赣南微碱性的沙质土壤,透水透气性非常强,含有丰富的硒元素,产出的红心蜜薯质量上乘。 

位于安远县东南部的三百山,海拔364米,地处二级水源保护区,周边丰富地热资源,土壤的硒含量是普通红薯的五倍,因而也成为红心蜜薯的主要产区。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红薯颜色也更加亮红、口感香甜软糯,也更营养健康。 

但是,恶劣的自然条件、未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闭塞的交通,使质量上乘、美味香甜的红薯却无法送达更多消费者的手中,而是部分烂在田里,部分只为农民带来微薄收入。 

为了帮助安远县的红薯打开市场和销路,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也为了使美味的红心蜜薯能够不再“养在深闺人不识”,走上更多的家庭和消费者的餐桌,8月11日,贝店与当地扶贫项目的电商企业正式达成合作,当即签下一千五百亩三百山红心红蜜薯的包销协议。这便意味着,当地贫困农户辛苦种植的红薯,将不再发愁好红薯无人问津,只要符合贝店的质量标准,都将被悉数收购。

这无疑也是给当地贫困种植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其精心种植,按照标准保质保量地为贝店消费者提供品质化的红薯,他们便无需像过去一样,眼巴巴等待收购客商的到来,也不必担心自己辛苦种植一年的成果因为走不出大山而烂在土地中。 

“溯源之旅”走心展示农村产品品质,贝店助力打造更多地标品牌 

与江西安远的合作,是贝店“一县一品”计划的内容之一。今年,贝店致力于帮助致力于帮助100个县,打造100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为10万户农民增收。但对于贝店来说,除了助力农产品上行,增加销量,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县一品”沉淀优秀的农产品品牌,打造地标性品牌。 

农产品滞销的根源在于供需不平衡,无论是需求端还是种植端,对于彼此的需求都会有较大的理解偏差。对于需求端而言,消费者不再一味求“低价”,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产品的“过程体验”和“情感认同”显得愈发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一县一品”计划,针对消费者端,贝店还推出农产品“溯源之旅”。通过实地走访,以影像和图文为介质,将农产品原生态、高品质等特质展现出来。这类走心的推广方式,其中情感性内容的输出符合了社交电商通过口碑传播实现裂变的销售新模式,在消费者中极易形成复购。无论对于拉动当地农产品销量,还是对于当地农产品特色声量的打造,都是十分有效的。

 

以贝店在上个月推出的首部溯源之旅纪录片《三穗·麻鸭蛋》为例,影片以黔东南鸭客彭爷爷作为主人公,展现黔东南当地独特自然的风貌和养鸭人质朴的情感,受到了贝店消费者的热捧。而这一江西安远的溯源之旅,以图文的方式,将三百山红薯的自然生态与品质展现在专题商详页中,势必也将在贝店的消费者中引发一波新的“红薯溯源”热潮。 

当下,国内有1700多个地标品牌,但大多局限于地域认知;产地有大量的好货,但因为物流交付问题,终端品质难以把关。通过“一县一品”+“溯源之旅”,贝店能提供货源、物流、客服、营销等的一站式服务,通过庞大的店主群体,精准匹配供给与需求。更重要的是,社交电商“爆发式”的流量供给,正好满足了农产品上行量大、时短的特征。  

自2017年7月以来,贝店已先后与陕西杨凌、河南三门峡、河北故城、湖北恩施、贵州黔东南、海南三亚等全国20多个市、区开展政企合作,打造了数百款爆款农产品,售出近亿斤农产品,帮助一万多户农民增收。 

“品质为先、公益为本”,贝店将始终以选优,选精的态度,坚持从打造品质电商的高度开展“一县一品”计划,帮助更多像是三百山红蜜薯一般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