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赵眘即位之后,对养父高宗赵构极尽孝道,“孝顺”的名声在南宋、金国人尽皆知。几十年来,父子俩相处极为融洽,都是孝宗孝顺的结果。孝宗每个月要四次正式朝拜太上皇,每次都是要毕恭毕敬,真心奉迎,从不敢违背太上皇的意思,从军国大事,到皇帝重要权力人事权---官员的任命,他都顺从太上皇的意思,从不敢违背。但是这个孝顺的皇帝,却可以说含恨而终,死在儿子的不孝上,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他儿媳妇攒多的!

宋孝宗赵眘对养父赵构恪尽孝道,可惜他自己却得不到儿子的孝顺

孝宗在即位之初,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主张抗金,想恢复祖宗基业。但是,高宗赵构一生最担惊受怕的日子,就是被金兵追赶的走投无路的那段时光里,他是打从心里就害怕和金兵兵戎相见。他呢就想着能苟且偷安,安稳度过剩余的时光,只要江山不是在他手里丢掉就万事大吉。父子二人的意见不一致,高宗大为不快,就对孝宗说:“你想北伐金国,等我死了,你再进行吧!”而孝宗果然不愧是孝子,从此,不在高宗面前提及北伐的事情了!

宋孝宗赵眘对养父赵构恪尽孝道,可惜他自己却得不到儿子的孝顺

还有一次,高宗在灵隐寺里遇到一位僧人,攀谈之下, 原来这个僧人原来是一个犯官,他是个声名狼藉的赃官,侥幸没有被判死刑。可是,他借着跟赵构攀谈之际,刻意讨好,很得高宗得欢心。于是,高宗就让孝宗重新启用此人。过了几天,赵构又来灵隐寺,还看见了那个僧人,高宗很不高兴,对孝宗不言不语,摆脸色给他看。吓得孝宗对宰相说:“昨天太上皇不高兴,朕只恨有个地缝钻进去。”结果恢复了犯官的官职,高宗如此昏聩,而孝宗如此孝心是不是太出格了呢!

宋孝宗赵眘对养父赵构恪尽孝道,可惜他自己却得不到儿子的孝顺

到八十一岁的高宗病重的时候,孝宗身为一个皇帝,他竟然扔下政事不管,天天在高宗病床前侍奉汤药,极尽孝道。可惜,高宗寿数已到,无力回天,而孝宗悲痛欲绝,捶胸顿足,大哭不止,两天之内,水米未进。这还不算,他还下旨,要为高宗守孝三年,自此他只吃素,一个姓吴的嫔妃给他汤里加了点鸡汁,被他发现后,他把人家赶出了皇宫。由此可见,他是真孝顺,而且天下少有。两年后,金国皇帝去世,二十多岁的小皇帝即位,按照当初议和的规定,孝宗要给小他四十多岁的金国皇帝称叔叔,孝宗张不开口,就决定禅位给他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光宗。

宋孝宗赵眘对养父赵构恪尽孝道,可惜他自己却得不到儿子的孝顺

在光宗即位之前,孝宗因为经常教训光宗的老婆李妃,搞的是公公和儿媳积怨很深。光宗即位后,李妃成了皇后,就经常在光宗面前吹枕头风,挑拨孝宗和光宗的关系。时间一长,父子两个就疏远了起来,孝宗就闷闷不乐,不久郁闷成疾,孝宗临死前想见儿子一面而不可得,就这样含恨去世了。可以说他死得很不甘心,九泉之下他会想:“我这么孝顺我的养父,为什么我儿子这么对我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