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黃石人,你關心的這10件大事,有了權威回覆

10月25日,

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召開,

會議進行了工業高質量發展專題詢問,

參與專題詢問的部門負責人,

在會場前排就座,

與人大代表們展開面對面交流。

「熱點」黃石人,你關心的這10件大事,有了權威回覆

十道問題,十聲詢問。市人大代表們圍繞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現狀與未來,展開詢問,聲聲詢問道出對城市發展的關切與期望,各相關部門回答落在實處,不含糊,對高質量發展有想法、有思路、有信心。

12個重大項目 6個已部分投產 6個正在建設

Q:

市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預工委副主任柯有華:請問市經信委,2017年以來,我市工業招商重大項目有哪些?進展情況如何?

A:

市經信委主任張煥明:我市工業招商緊緊圍繞產業定位和產業規劃,重點抓好新興產業招商引資工作,新簽約項目392個,總投資約1500億元,工業招商總體形勢好於過去。2017年以來,已落戶投資超過5億元的重大項目12個,總投資264億元。其中,6個項目已部分投產,6個項目正在建設。

Q:

柯有華追問:針對簽約工業項目開工率不高的問題,將採取哪些超常規的措施?

A:

張煥明:我們將堅持高質量招商,把好招商的真實性關口。加快特色園區的建設步伐,積極跟蹤已簽約的項目。同時,要盯緊高質量項目,及時幫助投資人協調解決有關困難,確保簽約項目早日開工。

擦亮轉型“國字號”

提升軟實力競爭力 高質量高水平謀劃項目

Q:

市人大常委會副祕書長鄧勇:2017年,我市成功獲批全省唯一一家“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請問市發改委,如何充分利用好“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這塊金字招牌,採取哪些措施更好地推動我市產業轉型升級?

A:

市發改委主任胡敏:我們將從三個方面加大力度,一是積極探索實踐,確保完成國家交給我們的試點任務;二是優化環境,以提升我市的軟實力和競爭力爲抓手,全面推進黃石的轉型升級;三是高質量高水平地謀劃項目,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全力支持新港物流園、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建設。

鄧勇點評:回答思路清晰,下一步工作措施具體明確,希望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工作在各部門的努力之下,能夠取得更佳業績。

現代港口城市

高標準規劃補短板 着重對接湖北自貿區

Q: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董均林:請問市商務委,我市在建設現代化港口城市方面與長江經濟帶先進城市相比,主要差距有哪些?在今後工作中如何加快補上短板,更好地服務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A:

市商務委副主任程子劍:黃石新港自去年運行以來,貨運量增長較快,但是與岳陽、九江等長江經濟帶城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短板主要體現在規劃和編制不高、物流網絡的環境有待提高等方面。下一步,我們將高標準編制港城發展的規劃,按照億噸大港的目標做好新港二期的建設,進一步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大力推進多式聯運項目的建設,發揮我市鐵水聯運的優勢;積極申報綜合保稅物流區,着重對接湖北自貿區建設,複製、推廣自貿區的經驗;全力招商引資,發展開放型經濟,積極有效地利用外資,支持我市有色金屬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培育電子信息、生命科技、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

科技引領創新驅動

推進產業創新平臺 強化人才支撐智庫

Q:

市人大教科委主任委員李文良:市政府提出,到2020年,建成1—3家工業研究院,建成3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的數量達到90家。請問市科技局,上述目標的完成情況怎麼樣?還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與措施有哪些?

A:

市科技局局長王見祥:我市現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國家級研究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家、省級校企共建研發中心8家、省級重點實驗室8家、省級工程實驗室6家,共67家。還有省級以上博士後工作站21家、省級院士工作站34家、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22家等。到2020年,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數量達到90家這個目標能完成。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落實支持政策,規劃建設黃石科技城,推進產業創新平臺建設,加快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強化人才支撐。

李文良點評: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市科技局能夠繼續推動科技和創新在黃石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產業發展基金顯成效

7只基金總規模21億元 支持18家企業做大做強

Q:

市人大常委會副祕書長毛鵬程:實現工業強市趕超發展,資本資金支持不可缺少。請問市財政局,目前我市已設立了多少支產業發展基金?其中市財政預算安排了多少資金?這些基金支持了哪些產業和企業發展?

A:

市財政局局長姜笑山:根據市政府的安排,財政部門從2015年就開始籌措產業發展基金。截至目前爲止,全市已成立7只產業基金,基金總規模爲21億元,其中,股權投資5億元,債權投資16億元。產業基金主要用來支持黃石晶貝新能源有限公司、中鋁華中銅業有限公司、黃石東貝冷機實業有限公司等18家企業轉型發展和做大做強,涉及新興電子、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有色金屬、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行業。

毛鵬程點評:希望市財政部門繼續用好管好產業發展基金,突出重點、精準發力,真正發揮產業發展基金的成效。

環保開闢“綠色通道”

主動對接上門服務企業 約束項目污染

Q:

市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預算工委副主任呂召強:請問市環保局,在加強環境監管、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如何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服務企業發展,增強我市產業競爭力?

A:

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唐大平:市環保局積極發揮環保職能作用,開闢“綠色通道”,對合法合規、滿足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重大民生、基礎設施、重點產業佈局等項目,主動聯繫企業,提供上門服務,跟蹤項目進度,即到即受理,促進項目早落地早投產。充分運用“雙千”服務平臺,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經營、建設中存在的困難,推動項目建設。突出加強環境監管和執法,持續深化環保檢查,推進特別排放限值執行,推進“散亂污”企業綜合治理,嚴格執法。發揮環評倒逼機制,建立項目環評審批與區域環境質量改善掛鉤,對項目的污染物排放量產生約束。

「熱點」黃石人,你關心的這10件大事,有了權威回覆

企業技術改造

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華新打造全球綠色建材標杆

Q:

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張秋來: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一項重要途徑。請問市經信委,2017年以來,我市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實施了哪些重大項目?實際效果如何?

A:

市經信委主任張煥明:2017年全市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40.9%,在全省市州排名第一。今年1—9月份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45.2%,全省排名第二。今年重點推進了“十大技改”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共計370億元。其中幾個比較典型的項目有:新冶鋼高爐改造、特冶鍛造、汽車零部件、特種鋼管升級改造項目,投資30億元,實施四大技改項目;華新“百年復興基地”項目,投資60億元,打造全球新型綠色建材標杆;勁牌健康白酒基地項目,投資100億元,新建年產20萬噸健康白酒生產線及配套。截止目前,新冶鋼、華新、勁牌、寶鋼、華中銅業、鐵流汽車零部件、新冶特鋼等7個項目已開工;其中,新冶鋼、寶鋼、華中銅業、新冶特鋼等4個項目已部分投產;大冶有色、新興管業和武漢重冶等3個項目正在做開工前期準備工作。

“品質革命”提質量

創建全國質量強市 提高檢驗效率

Q:

市人大代表劉愛華:堅持質量強市是推進黃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請問市質監局,在推進“品質革命”、打造質量黃石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如何解決部分企業反映的工業產品質量監測實行零收費之後,檢測週期延長的問題?

A:

市質監局局長柯尊強:近年來,市質監局以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爲抓手,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爲主線,增品種、提品質、創平臺,不斷提高我市工業企業的質量水平。隨着我市企業發展迅速,產品和技術不斷提升,質監部門的業務量也大幅增長;加之部門本身也面臨人手少、基層基礎薄弱的不足等問題,導致造成了產品檢測週期有所延長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將對檢驗人員加強思想教育,牢固樹立爲企業服務的思想;合理安排檢驗計劃,提高檢驗效率。

推進品牌戰略

實施“五大行動”嚴打商標侵權行爲

Q: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王武德:我市工業強市趕超發展三年攻堅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工業企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達到25件、力爭達到30件,湖北省著名商標達到200件、名牌產品達到60個。請問市工商局將採取哪些工作措施,加大對名優品牌特別是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的培育扶持力度,完成以上目標任務?

A:

市工商局局長陳荷泉:今年,我市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件,總量達到16件;地理標誌4件,新申報地理標誌12件,6件進入公告期,離計劃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市工商部門將立足於商標發展的職能,推進品牌戰略的實施,爭取原國家工商總局設立黃石商標受理窗口;提請市政府出臺《關於實施商標戰略促進經濟跨越發展的意見》,先後出臺水產品、農產品品牌建設方案,實施製造業品牌提升、農產品品牌轉化、服務業品牌示範、公共品牌創建、商標國際註冊指導“五大行動”,助力品牌的高質量發展;嚴打商標侵權行爲,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創新活力之城

開發區爲主戰場 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

Q: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肖婷: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提出要打造“創新活力之城”。請問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爲黃石經濟發展的主戰場,開發區將如何圍繞創新的要求,形成與黃石產業相支撐、相融合的區域創新機制?

A: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程豔民:開發區先後建成國字號“雙創”平臺3家、省級孵化器和衆創空間9家,並獲得了“國家級創業中心”稱號,目前擁有高新技術企業38家,產業產值佔GDP比重23%。針對創新活力還不足、創新主體還不多、創新配套還不完善等問題,將堅持把創新放在新區發展的核心位置,推進“創新理念”的新突破,推進“園區管理”模式的新探索,推進“引智聚才”高地的新打造,推進“創新平臺”的新搭建,推進“創新主體”的新激活。

Q:

肖婷追問:工業強市趕超發展三年攻堅行動計劃提出,2018年開發區新增規上企業18家,目前完成情況怎樣?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有哪些?

A:

程豔民:目前開發區擁有中小企業3500餘家,規上工業106家,其中前三季度新增規上工業8家,10月份正在走申報流程的企業有12家,今年力爭完成20家,確保完成18家的目標。下一步,我們將大抓產業招商、項目落地、企業投產、產業培育,以工作鏈條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

肖婷點評:希望開發區在明晰了黃石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之後,繼續全面聚焦、全力推進、全域落實,在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中贏得主動。

來源 | 東楚晚報

「熱點」黃石人,你關心的這10件大事,有了權威回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