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她拋家舍業爲愛私奔,26歲丈夫納妾,成就她千古才名!

文:小妖讀歷史

圖:來自網絡

原創文章請勿抄襲!

富家女和窮小子的愛情故事不只是羅密歐與朱麗葉,自從趙雷的《成都》大火以後,全國上下掀起了去成都街頭走一走的浪潮。在成都有一條街叫做“琴臺路”,據說是當年司馬相如勾搭卓文君的地方。整條街都是仿古的建築,來售賣金銀珠寶和樂器,爲了紀念他們二人的愛情故事,以琴臺爲名。爲什麼要說是司馬相如勾搭了卓文君呢?因爲他們兩人的愛情開始於一場秀,是司馬相如深謀遠慮的一場作秀。他們認識的時候,卓文君剛剛守寡回家,16歲的花季少女又是初嫁,哪怕夫妻沒什麼感情她也是悲傷落寞的。試問一個剛剛守寡失去丈夫的女子會不管不顧地一見鍾情跟人私奔嗎?

理論上是不可能的,何況卓文君自己家裏富豪一方,父親又極其寵愛。可實際上她就是這樣幹了,爲什麼呢?因爲有一個叫司馬相如的窮小子早早地瞄上了她這架雲梯,計劃周詳地一舉拿下,企圖攀上她一舉兩得。抱得美人歸又能獲得老丈人的幫助再也不用委屈自己和一羣碌碌之輩爭權奪利,畢竟他理想的生活是衣食無憂地玩弄風雅啊!司馬相如和成都的一個縣令私交很好,也正是因爲這一層關係他才得以把自己塞進卓家宴請的名單裏。燈紅酒綠的酒肆中那麼多美人,白居易就單單隻記住了那位“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而司馬相如也深諳此理。當大家都已經落座開始自我介紹了他還沒來,卓文君的父親出於禮節就遣了僕人去請,人家司馬相如說病了去不了。

卓老爺子本來也不是非要見他就想不管他了,可是在場的王縣令不幹了,他開始替司馬相如鋪路,說什麼他不來我不喫啊,那樣的青年才俊必須讓大家見見啊。王縣令的一番唱作俱佳的表演讓大家對這個叫司馬相如的小夥子充滿了好奇。卓老爺子就又讓管家去請,司馬相如深知自己不是諸葛孔明,卓家給了臺階了他就收拾妥當去赴宴。那卓家才女卓文君喜歡音樂是出了名的,和曲有誤周郎顧的周瑜也差不多了。於是在一番恭維後司馬相如爲了給大家展示才藝說要彈琴,其實古代士子相交大多是以詩詞會友,能坐在一起撫琴的都是私交友人。像卓文君家裏這樣的富豪宴會都是有自己家的樂師和舞姬助興的,哪裏用得着他來獻醜?

可司馬相如偏偏要彈琴,真要彈琴也是高山流水之類的表示自己高風亮節,心境抱負的曲子。畢竟在座的都是男人而且非富即貴,贏得他們青眼對司馬相如的仕途會很有好處。但是他起手就彈奏了《鳳求凰》,雖然音律不俗可是難免讓人覺得突兀吧?卓老爺子可能覺得這小夥子有點不開竅也沒往自己身上想,因爲司馬相如對自己並不特別巴結。一場宴飲結束王縣令埋怨司馬相如不知道珍惜機會結實權貴,他哪裏知道,司馬相如的目標從來都不是那些達官貴人,而他此行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爲何這樣說呢?宴會後他用身上僅剩的錢財賄賂了卓文君身邊的侍女,讓她給自己傳話說那個在家宴上彈琴的男人叫司馬相如,而那首《鳳求凰》是爲小姐彈奏的。卓文君第二天就偷偷跑出去見了司馬相如,一場秀一首曲子就打動了佳人,不得不說司馬相如這招投其所好玩的極好。

後面的故事千古傳誦大家都耳熟能詳,可是拋開這些羅曼蒂克的幻像,當年的司馬相如恐怕是把勾搭卓文君當做了一場風險投資。現在看來私奔尚且爲社會所不容何況是千年前的封建禮教時代?如果真的愛她又怎麼會容許一個富家小姐爲了自己揹負這樣的污名?他雖貧困潦倒但小有才名大可以光明正大地去追求,想辦法去感動卓老爺。而不是連招呼都不打就把人家女兒騙走,也不怪後來幾年卓老爺子都不認他這個女婿。可能司馬相如沒能想到生米煮成熟飯了卓老爺卻寧願不要這個女兒也不認他,沒辦法卓文君就問哥哥借錢開了家酒肆爲生。從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千金小姐到爲了柴米油鹽發愁的賣酒女,卓文君甘之如飴,她對司馬相如的愛毋庸置疑。可是司馬相如呢?作爲一家之主爲什麼不能自己去想辦法養家餬口,還是一副我不和世俗爲伍的清高模樣?

終究還是父女連心,卓老爺子眼看女兒執迷不悟又不忍她受苦,給他們送去了百萬金銀和成百的奴僕。卓文君不用再爲生計發愁,這時候司馬相如卻突然說要去闖蕩。到了都城每日喝酒交友也很是自得,一首《子虛賦》得到了漢武帝賞識後更是成了御前紅人。按理說此時他應該衣錦還鄉去給卓老爺子一個交代,或者把在成都老家等待的卓文君接到帝都。可是我們的司馬才子卻不聲不響地在帝都安了家,還納了妾,給在老家的妻子寄去了一封特別含蓄的別離書。

也不知道收到和離書的卓文君是什麼心情,她雖然用舊情挽回了丈夫,可是這樣一個見異思遷不念舊情的男人真的值得她當年那樣奮不顧身地託付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