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爲何用“黃花”形容未婚女性呢?詞彙那麼多,爲何選上它?

大家好,這裏是文化宮,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中國古時候“黃花閨女”一詞的來歷。黃花閨女這個詞是很多人都聽過的,這是用來形容還沒有出嫁的清白大姑娘的,但是爲什麼要用黃花來形容呢?畢竟在我們咱們中國的文化非常淵博,那麼多好的形容詞,爲何偏偏就選上了它?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黃花閨女的來歷還是比較簡單的,主要是和古時候未婚女子的打扮有關係。大家都知道,每個朝代的喜好都是不同的。但是,每個時代的好的東西總是會遺留下來的,甚至還會受到後世的模仿。黃花閨女的源頭也是因爲模仿得來的,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

話說,在南北朝時期,有一個貌美如花的公主。這天她玩累了之後就躺在一顆梅花樹下面,結果風一吹,就有一朵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額頭。宮女們見到之後嘰嘰喳喳的誇真好看,此後公主就經常貼一朵梅花在額間。大臣家的女子見到之後也開始爭相模仿,惹得民間掀起一股“梅花妝”的風潮。

但是,梅花的季節性是非常強的,於是女人們就想了個辦法,在各種地方採集黃色的黃粉,做成脂粉在塗到額頭上,這樣就再也不用擔心季節了。於是,從此之後,沒有結婚的女性都喜歡用黃色的脂粉在額頭或者是臉上花一些裝飾,甚至還有人直接貼黃紙。結婚之前是自由的,但是等她們結婚後,就要恢復專門爲婦女設計的裝扮了,於是把這樣的裝扮用來形容沒出嫁的女子。

還有一點,黃花其實也暗指菊花,菊花是非常能耐住寒霜的,經常被人用來形容節操高尚的人。所以,用”黃花“來形容閨女也是比喻這個女子是清白的,心靈善良、品德良好,也能夠保持住節操。

好了,小編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了,上面兩點就是爲什麼用“黃花”形容未婚女性的原因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沒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如果大家有什麼想看的歷史故事可以在下方留言哦,小編會盡量寫給大家看的哦!

(本文由文化宮原創,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