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的美譽,潮汕的工藝品更是琳琅滿目。其中圖案秀麗的潮繡、流光溢彩的金漆畫、纖毫畢現的木雕等都名揚四海。但只有寥寥無幾的人知曉海門貝雕這門由盛轉衰的傳統手工藝。

貝雕是選取不同形狀紋理的貝殼,經過打磨、拋光、裁剪等工序,加上藝人獨特的雕刻手法制作而成的工藝品。基於地方文化的差異,不同地區的貝雕畫所呈現出來的內容及手法各有特色。海門貝雕畫融入國畫的造型觀念,大多爲山水花鳥人物等傳統題材,色彩多爲清新淡雅,很少出現豔麗的顏色,這也與國畫中的色彩搭配理念相同,營造出古色古香的意境。除此之外,海門貝雕畫追求寫實的意境,花鳥山水,利用層層疊加及貝殼自身的顏色傳神的表現出事物的形狀和色彩。“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這是海門貝雕的最大的特徵。

貝雕畫其本身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國畫的造型觀念、寫實的意境、吉祥的寓意等都極具藝術魅力。並且貝殼是一種天然的原料,獲取來源廣,對環境的影響小。可以說,貝雕畫是大自然的饋贈與人類智慧的結晶,展現了“天人合一”的古老理念。

貝雕畫《春夏秋冬》

目前,在潮汕的衆多工藝品中,木雕、潮繡已成爲潮汕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份子,順應時代潮流,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成爲了潮汕地區響亮的名片。而海門貝雕,在潮汕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像極了一位迷路的孩子,在跌跌撞撞中前進。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雕情貝藝社會實踐隊以尋找貝雕出路爲目的,探尋了木雕、潮繡的發展道路,通過對比論證,總結出海門貝雕發展道路舉步維艱的原因。首先是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上的一些方針政策會影響工藝品發展的道路。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潮汕地區的海門貝雕已呈現規模化的生產,而到了七十年代,甲子貝雕與海門貝雕更是依靠着自身的優勢在國內打出了一片天地,產品遠銷國外。自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商人爲獲取更高的利潤而偷工減料,以至貝雕產品質量大幅下降,更有部分商家爲追求銷售量,違背市場規律,盲目地降低成本、壓低價格,造成了惡性競爭的局面,使海門貝雕的發展陷入困境,面臨窮途末路的窘況。在九十年代,海門貝雕同木雕面臨着相同的困境,但木雕在政府的一步步扶持之下,逐漸走上覆興之路。如今木雕在潮汕地區的有一定的規模,產品深入到民衆生活之中。其次在時代大潮流面前,機器生產代替工人手工生產,一方面利用電腦技術進行大批量生產,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與時代相結合,萌生新意,與新時代元素相結合,創作出符合現代審美的作品,海門貝雕工藝正是缺少這種機遇。最後人才輸出不足是海門貝雕無法繼續延續下去的重要原因。據廣東末代貝雕藝人林漢桂先生提到,學徒要在師傅的帶領下學習五年的基本功才能獨立的完成一幅小的、較簡單的貝雕作品,培養人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代的年輕一是受到快節奏生活的壓迫,另一是浮躁的心態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導致了貝雕藝人呈現青黃不接的狀態。

雕情貝藝社會實踐隊前往辜柳希木雕工作室

海門貝雕曾爲當地的經濟發展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若是任其自生自滅,走向消亡的不歸路,對於潮汕文化乃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都是不貲之損。因此,面對海門貝雕如此迫在眉睫的境況,大至政府,小至個人都責無旁貸。在調研的基礎上,我們從政府、廠家、題材、種類等層面提出以下建議。在政府層面,潮陽區政府需要對面臨嚴峻前景的海門貝雕多加關注支持,落實好國家各項工作任務。對海門當地貝雕廠家而言,創新是當務之急,海門民間藝術學會會長林松波先生給我們提出了寶貴意見,認爲無論是題材、品種、材料都應迎合時代發展潮流,在培養藝人方面也是舉足輕重。至今仍存的貝雕產品題材大都僅侷限在歷史典故、花鳥魚蟲等一成不變的素材。當地貝雕廠家可從兩方向進行創新。首先,在題材方面可以融入現代流行元素,例如當代標誌性建築及名勝古蹟等。除此之外,貝雕可以與潮汕地區工藝品相結合。例如貝雕產品的背景以及畫框可以與金漆畫相融合,如此不僅能相得益彰,還能緩解潮汕貝雕現今的困境。其次,海門貝雕應當生活化,集思廣益且在符合大衆所需的層面上多加品種。貝雕除了以裝飾品的形式呈現,還可以與生活用品契合,諸如首飾盒、禮品盒、傢俱等。另外,在材料方面可結合潮汕當地所特有的文化來形成不同於其他產地貝雕的風格。海門貝雕中的黑底漆則是其最大的突破點,傳統採用的材料不僅易黴化難以保存,而且維護工序繁瑣。用黑底漆作爲背板,一方面可以成爲海門貝雕創新的一大亮點,另一方面能解決保存困難的問題。不得不提的是產量固然是必要的,但質量更是務必嚴把關的。於個人而言,我們都需要有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汕頭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盧湘瑩女士引用古語“衆人拾柴火焰高”來闡明這一觀點。每個人都應是傳統文化的保護者,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底蘊,若任由傳統文化在現代潮流中消失,那麼這個國家這個地區也終將失去它的底蘊而變得浮躁、面目全非。

作爲貝雕的守護者,我們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並瞭解貝雕,使其成爲海門的一張名片,給人們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貝雕涅槃重生,並非一朝一夕能成之事,路漫漫,道艱難,但我們無所畏懼,步履堅定,因爲在守護貝雕的道路上,我們不是一個人。

雕情貝藝社會實踐隊與藝人合影

文章提供: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雕情貝藝社會實踐隊宋秋婷|劉子倩

圖片提供: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雕情貝藝社會實踐隊張汛|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