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嚴防死守!復工首日的上海,各行各業都在把住自己的門)

上海:復工首日 各行各業都在把住自己的門

普陀區甘泉街道要求各小區做好”防疫登記公示圖“,紅色顯示居家隔離觀察,黃色顯示健康管理,還有用斜線表示未返滬。甘泉街道供圖

2月10日,上海部分企業復工了。

這是上海努力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的必然,而由此帶來的人員流動驟增,也是對這座超大型城市抗疫的考驗。這場疫情阻擊戰如何打贏?

當天上午,上海專門增設了一場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介紹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的措施。其中明確,在一級響應期間,對在上海沒有居住地、沒有明確工作的人員,原則上加強勸返力度,暫緩入滬。

“我們要根據上海超大型城市和國際樞紐的特點,全力保障城市安全有序運行。”發佈會上,上海市政府副祕書長、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顧洪輝說,要堅決嚴防死守,把道口守牢、小區管住、單位管好。

守住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每個人都做好該有的防護,共同守護這座城。企業復工第一天,上海準備好了嗎?在這座城市裏,從交通到社區,從企業到個人,澎湃新聞記者進行了全面探訪。

上海:復工首日 各行各業都在把住自己的門

普陀區真如鎮街道採用了“五色管理法“,紅橙黃藍綠色分別對應疑似或確認病例、重點地區返滬、其他地區返滬、房屋空關以及檢查正常住戶。真如鎮街道供圖

上海:對沒有居住地、沒有明確工作的人員原則上勸返

應對復工,上海的“大腦”早已繃緊了弦。

2月10日上午10點半,一場專門增設的市政府新聞發佈會在上海市疾控中心舉行。當天是上海企業復工首日,發佈會的主題,是如何進一步加強道口、社區、企業單位等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一級響應期間,對在上海沒有居住地的,沒有明確工作的人員,原則上加強勸返力度,暫緩入滬。”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楊小溪介紹說,後續管控措施方面,在機場、鐵路、道口、港口碼頭和內河水門,將執行更嚴格的防疫管控措施,對本市無固定住所、無固定工作單位的人員,一律予以勸返。

據公安部門統計,自1月22日以來,上海累計檢查道口車輛160.85萬輛、人數298.5萬人。其中,送集中隔離觀察點1148人,發現並移交體溫異常人員408人,勸返疫情重點地區來滬車輛800輛。下一步,上海還將進一步加強人手,確保逢車必檢,逐個測溫,逐人篩查。

上海:復工首日 各行各業都在把住自己的門
上海北美廣場,每個進入廣場的人都要測溫 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攝

據顧洪輝介紹,這個階段,上海採取的主要防控策略是築牢“三道防護圈”,即道口防輸入、社區防擴散、集中力量抓篩查與救治。在工作中,運用大數據分析,加強多源數據應用,形成信息彙集、推送、覈查、反饋的工作閉環,以及對入滬通道等途徑篩查發現的重點人員轉送至醫療機構、進行居家隔離和集中隔離觀察的工作閉環。

“我們要堅決嚴防死守,把道口守牢、小區管住、單位管好。”顧洪輝表示,具體來說,一是道口檢查要更加嚴、標準不能降;二是社區管控要更加緊、管理不能松;三是信息排摸要更加細、人員不能漏。

顧洪輝強調,從重點地區來滬的人員應該隔離觀察14天,一律不得外出,拒絕接受隔離等措施,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上海對密切接觸者實行隔離,拒絕不配合,依法採取強制措施。來滬人員要報告健康狀況,每天測體溫,如有發燒及時就診,相關居委要反覆排摸來滬人員。對復工企業,是否具備復工條件要進行評估,具備條件才能復工,加強廠區,樓宇消毒,加強返崗人員健康檢測。復工企業要落實防控措施,建立信息日報制度。對不認真履行責任的單位與個人,依法追責。

上海:復工首日 各行各業都在把住自己的門
上海北美廣場外景 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攝

交通:248座地鐵車站實施測溫,交警已上崗

復工首日早高峯,不少乘坐地鐵出門的上班族發現,與往常擁擠嘈雜的車廂相比,這一天的地鐵安靜有序,也空曠了不少。來自上海地鐵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當天早上9時,客流量只有平時的兩成。

“早高峯客流並不大,乘客能安靜有序地進站。”人民廣場站站長熊熊告訴記者,人民廣場站臺並不擁擠,工作人員會分散客流,儘量不發生單扇門有乘客聚集的情況。車廂內,大部分乘客很自覺地和他人保持一定距離。人民廣場作爲換乘大站,車站共開啓了6臺安檢設備,安檢人員配備也有所增加,保證當日早高峯測溫工作的有序進行。

上海:復工首日 各行各業都在把住自己的門
上海榮廣商務中心,進入需在門口排隊,大廳內測溫 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攝

實際上,連日來上海地鐵不斷推進車站測溫。截至10日,已有248座車站實施測溫,對發熱人員立即轉運,對危害公共健康的人員及時報告公安機關。

公交行業也啓動了不同程度的運能調整,並增設測溫點。目前,上海已有99個公交樞紐設置測溫點,涉及公交線路370條,乘客須佩戴口罩乘坐公交。

與地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海路面交通車流重現春節以來的首個早高峯。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不少市民考慮到疫情防控,減少了公共交通工具的出行,而改爲自駕車或出租車、網約車。

早上8點多,出租車駕駛員周師傅在寶山接到了第一名乘客,行駛途中,周師傅感覺路上的車流明顯增多了。一組強生出租的數據印證了周師傅的推測,根據統計,2月3日強生出租日均訂單僅有600輛左右,2月10日的日均訂單已經達到2200輛左右,同比去年復工首日3300輛訂單,出租車的恢復情況還算不錯。

隨着車流同步“上崗”的,還有公安交警。早上7時起,上海公安部門已安排民警上崗執勤,通過指揮疏導等措施,維護本市路面和高架道路通行秩序。同時,上海將繼續加強在省際道路的指揮疏導,確保省際道路通行有序與人員、物資的正常流動,嚴防省際道路出現長時間、大範圍的交通擁堵。

比如,由於防疫工作需要,部分通道蓄車量小的企事業單位、樓宇停車場測量體溫入場造成短時間內排隊等候。

對此,浦東交警支隊利用反光錐對排隊的車輛進行指引,並加派警力對周邊的道路及時疏導。浦東交警支隊車宣大隊副大隊長朱融雪告訴記者:“針對今天發現的情況,交警將和這些企事業單位和停車場進一步加強溝通,進一步優化這些檢測的流程。既確保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也保障周邊交通秩序的順暢。”

上海:復工首日 各行各業都在把住自己的門
上海一寫字樓進入前需登記和二次測溫 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攝

社區:發放出入券,顏色管理法做好居民登記

在上海的各社區,隨着復工日的到來,進出小區的人也明顯增多了。

“今早明顯覺得進出小區的人增多了,除了老人,還有年輕人出門去上班,也有不少返滬人員拉着箱子進來。”2月10日上午,普陀區甘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趙勇告訴記者,目前的主要措施還是收緊出入口管理,儘可能關閉小區多餘出入口,每個小區原則上都只保留1個。

如何加強進出小區人員的管控?據趙勇介紹,主要是通過發放出入券和登記備案。有人出門時會發放一張出入券,進小區時,如果有券就說明已登記備案。駕車出門的,則車內每個人都發放一張出入券,再次進入小區時,會查看是否有券,沒有券就要求做好登記,有券就可以把券直接放入小區門口的回收箱。

2月10日當天,街道也要求各個小區做好“防疫登記公示圖”,主要目的是爲了方便識別、動態更新。“我們希望各個小區能貼在樓道,標明不同的室號對應的居住人員登記情況,紅色顯示居家隔離觀察,黃色顯示健康管理,還有用斜線表示未返滬,這類需要重點關注。”趙勇說。

而在普陀區真光七、真北五等居民區的辦公室裏,還貼着一張張用熒光筆做滿記號的列表,每一棟樓、每一戶都清晰顯示,有不同顏色的標記。這是真如鎮街道推行的“掛圖作戰”“五色管理法”,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性質的住戶。目前,街道各居民區都已實現“掛圖作戰”,每天動態彙報更新,以便進一步嚴控“增量”、管好“存量”。

企業:採取輪班制,多家銀行尚未營業

由於出門早,在虹口白玉蘭廣場一家公司上班的戴琳楨一路暢通,沒有遇到交通擁堵。

早上7點多,戴琳楨就乘上提前預約好的網約車,到單位去上班了,平時要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半小時就到了。經過辦公樓保安測溫、自己公司測溫後,她順利抵達辦公室,然後開始爲公司消毒。

戴琳楨是上海華港國際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當天和她一起來單位復工的同事,一共30名左右,僅佔公司總人數的1/3左右。

“一直到2月底,我們都會根據最低配員,採取輪班制,大家輪流來單位上班,其他人都可以遠程辦公。” 戴琳楨告訴記者,公司也採取錯峯和彈性制上下班,只要能保證生產,早上可以晚點來,下午可以早點走。

作爲船代企業,該公司主要是爲上海港靠泊外輪做配套服務工作,沒辦法完全停工。“有些工作可以遠程辦公,但有些工作就只能到單位來完成。對於必須來公司的工作,我們都進行了排班,平均每人2-3天來一次。”戴琳楨說,在春節期間,每位員工家中的電腦裏就已安裝了遠程辦公系統。

在上海,像戴琳楨所在的公司這樣實行輪班制的,並不在少數。

“今天早上我們這裏復工的人,還不到平時的三分之一。”楊浦區北美廣場的一名保安告訴記者。而來上班的黃芸則稱,公司現在輪班制,她所在的部門每天只要來一個人,其他人都遠程辦公。

2月10日早上9時許,記者在北美廣場看到,這裏除了荊州路的出入口外,其他出入口都已封閉。兩名保安緊守入口,所有進入廣場的人,都要測量體溫,廣場內每幢商務樓宇進去之前,還要再次測量體溫。

除了寫字樓已開放,原本不多的餐飲店全部未開,廣場內的工商銀行也大門緊閉,暫未營業。而在荊州路另一頭的招商銀行,同樣大門緊閉,一名經過的員工說,銀行11日開始營業,營業時間也縮短到10:00~16:00。其稱:“這周都是這樣的,下週還不確定。”

延伸閱讀
  • 武漢洪山區最牛小區:1766位住戶無一感染 無一疑似
  • 武漢疫情防控“應收盡收” 總攻:方艙陸續收滿
  • 又有三城確診數破千 湖北已有6個城市累計確診破千
黃丁月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欒曉娜 何穎晗 鄒娟 陳逸欣 陳斯斯 朱奕奕 責任編輯:黃丁月_NA181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