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似乎跟所有的冬天一樣,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醫生們曾經笑談道“別人過年是過節,我們過年是過劫”。每個冬天都是呼吸系統傳染疾病的高發時間,又是呼吸系統慢性疾病急性發作的高發時間,似乎在萬家燈火大家團聚的時刻,呼吸科醫生卻從來不知道過節是什麼。

這個冬天卻又跟所有冬天不太一樣,一場全國範圍內的疫情防控戰全面打響,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全面開展,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每個呼吸科的醫護人員都像久經沙場的勇士,放下疲憊,穿上戰袍,投入到這場守衛健康的戰爭中,不分白晝黑夜, 讓我們走進這個戰場,看看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日與夜。

呼吸科的清晨 8:00

嵇煥盛主任正在進行查房。

1957年出生的嵇煥盛主任正在進行查房,詳細的詢問患者病情,制定診療方案。63歲的老主任曾經參與過抗擊非典,如今退休的老主任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中依舊沒有退卻,他時常教育年輕醫生的話就是:克服困難,不能退縮,不能給組織添麻煩。

目前在疾病的非常時期,在全院大多數科室工作速度放緩的情況之下,呼吸內科三個病區130張牀位很少有空牀。目前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一病區負責呼吸內科非感染病人診治,危重症醫學科二病區負責感染類病人的診治,而RICU負責呼吸危重疾病診治,一天的醫療工作都是從查房開始。

呼吸科的上午 08:30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宋潔副主任醫師正在門診接診病人。

目前疫情爆發時期,呼吸內科門診,急診科門診及發熱門診是這場戰役的最前線,呼吸科門診針對病人疾病輕重緩急的分類,有效的處理以及合理的安排病人的下一步治療措施尤爲重要。

爲了醫院感染控制需要,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建立了感染病區,感染病區患者診斷難度大,感染風險高,宋潔副主任主動請纓,調入感染病區。

呼吸科的上午 10:30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龐玲玲醫生爲患者留取咽拭子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龐玲玲醫生全副武裝爲患者留取咽拭子標本。帽子,口罩,防護衣,護目鏡,手套,腳套缺一不可。裝備穿上了,人彷彿被捂進了塑料袋中。

根據目前診療標準,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必須通過咽拭子標本。但是一個張嘴動作,將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這是採集者必須面對的風險。所以採集可疑患者咽拭子是風險比較大的操作。

呼吸科的正午 12:10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鄒慎春主任同隔離病區康愛榮護士長在商討病區目前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鄒慎春從來都沒有中午回家的習慣,疫情爆發以後更是如此,自新冠爆發以來,無休班,24小時手機開機聽班已成常態。中午的時間對於這位科主任來說能做很多事情,可以利用中午時間同護士長交流聽取一下目前病區存在問題,可以看看診斷疑難的病人,可以聽聽住院總對科室近期工作的口頭彙報。

自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爆發以來,鄒慎春主任帶領整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團隊自覺取消休假,組織學習新冠診療規範,利用最短的時間建立感染病區,並承擔了這一病區的工作,對全院醫生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的健康宣教,同時還作爲專家組成員參與院內以及院外的可疑,危重病例的會診工作,帶領整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在特殊時期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

呼吸科的午後 14:00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鄒慎春正在隔離病房查看病人。

根據煙臺毓璜頂醫院抗擊新冠疫情需要,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在最短的時間內設置出感染隔離病區,收治尚未確診及疑似患者,期間患者不允許家人陪護,儘可能減少疫情播散及交叉感染。

這樣患者的生活及病情均需要專門醫護人員負責。鄒慎春主任帶科室領感染團隊衝在了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呼吸科的傍晚 17:30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單小溪醫生仍然在寫會診意見。

呼吸科向來是“會診大戶”,特殊時期,呼吸內科同時承擔感染相關疾病的會診任務,醫院很多通道都被關閉,這就意味着會診醫生跑會診要花比平常更多的時間,走更長的路。

常常每天加班到晚上七點多才能完成每日的會診任務。有時出現病情緊急的急會診,會診醫生常常來不及等電梯,爬樓梯跑步會診,有時候會診醫師開玩笑會說“我們這個會診是從毓璜頂東路跑到西南河路”。

呼吸科的夜晚 22:12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李洧主治醫師在回答發熱病人的網上問診。

呼吸科的戰場不僅僅在醫院,還在網上。李洧醫生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喫完飯開始網上義診。

本就是流感季節,發熱的市民不少,很多人焦慮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求助。醫院及時開通了網上問診平臺,由專業醫生團隊對市民針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流行的疑問進行回答並提供專業有效的幫助。

呼吸科醫生往往在下班後還要承擔網上問診的任務,儘量減少普通發熱病人集中就醫的概率,減少醫院感染風險,同時篩選出高危病人指導就醫。

呼吸科的深夜 23:30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李豔秋醫生在處理急診入院的病人。

人們笑稱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夜班是“仰臥起坐”。夜班醫生需要負責三個病區的病人疾病處理,接診急診病人以及全院夜間急會診。

呼吸科病人普遍年齡高,合併疾病較多,每天晚上搶救病人已成爲家常便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鍛煉出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過硬的本領以及心理素質。

在此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整個科室在鄒慎春主任的領導下有條不紊/按部就班的開展各項工作,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擔負起抗擊疫情的任務。

這就是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日和夜,這個團隊中,有三名醫生年齡超過58歲,有兩名醫護人員已經趕赴湖北黃岡支援,有一名醫生趕赴萊州市支援。這個團隊,目前負責了呼吸內科日常疾病診療/呼吸危重症診治/感染隔離病房收治/全院感染類疾病會診/網上義診及專家會診的任務。

任務繁重,責任艱鉅,但這個團隊有着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誓死守衛煙臺人民健康。可能疫情之前,還有彷徨,還有焦慮,但就是這樣一羣白衣戰士,默默地守護着市民的健康,不容侵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