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院制設計結合了山院的空間格局,卻又有別於傳統山院的做法,打開了中式建築的傳統形制,掙脫院落的封閉感。尤其在酒店大堂院子的裝置設計處理上,運用可摺疊開啓的門窗系統, 製造更大面積的灰空間。

安吉桃花源方竹園 & 安吉悅榕莊

01

安吉桃花源方竹園

在中式度假別墅中,安吉桃花源的村落屬性更強,與蘇杭桃花源風雅氣質不同的是,方竹園更恬靜悠然,前者屬於豪門雅士,後者更像俠隱者,也不同於田園居士。

2014年開始設計,規劃建築景觀整體打造,從落地結果看也較完整的呈現了當時的設定,下面是當時的設計效果,規劃和場景上比較注重穿透力,形態和細節上相對剋制,點到即止,在意樸素的層次比例。

01

竹林裏的歸途

方竹園在整個山體最高處的海拔約200米,是除悅榕莊酒店之外,又一個能俯瞰整個8500畝桃花源的區域。

山勢由北向南漸低,海拔高差達50米。方竹園的院墅被劃分成10個村落式組團,依據山形地勢散佈在廣袤竹山裏,站在主入口處,你只能看見零星的點點白牆。

這10個組團就“隱身”在竹林繁茂的梯田式臺地上,戶型朝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南向或東南向,因爲有了竹林這道天然圍牆,所以會有大量南向圍牆以低垣矮欄的形式出現,在居室藤椅上裏即能觀山觀天象。

這種臺地村落式的組團分佈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優勢,幾乎所有院墅都能享有以往邊套才能擁有的遼闊景觀面。

02

街巷的產生和院外院

“如果不能用充沛的公共空間,讓院落生活延續到別墅的院門之外,讓居住者找回那種街巷裏親切的鄰里人情,別墅就不過是緊挨地面、帶院子的公寓而已”

在組團空間規劃首先要呈現街巷感,需要隱藏車道,我們用石板路和礫石來界定,保留了傳統街道的質感,把內院與街道的過渡弱化,用混凝土仿石板的成本僅比瀝青道路貴了幾十元,體驗氛圍得到質的提升。

每個組團入口,是用村落的特徵來強化回家感,包括小浮萍水池,大樹,景牆和步行小橋等。

通過圍竹而建,在佔地約93畝的土地上,僅打造97棟中式小院墅。確保每戶享有豐盛戶內庭院的基礎上,再外掛一個幾家鄰里共享的合院,讓院落生活延續到別墅院門之外。

03

一與二的差異

度假產品中庭院的私享程度和自由度,決定了項目的價值內核。

二層的視點對周邊院落的視覺侵略,雖然可以用物理錯位和遮擋來規避,但只是程度上的弱化,對於想要擁有更自由生活的住戶來說,這無疑是個過不去的心裏障礙,在開發中這是個選擇問題,在用戶使用中這是個質的差別問題。

方竹園產品設計初始,就以一層產品爲基調,這也使後面的村落空間呈現更加自由。

三五成組的小院墅,建築面積約105-188㎡,兩房三房產品爲主。

戶內設計上,區別於居家公寓的空間邏輯,度假產品的使用場景中會有親朋好友同往,餐廚與客廳需要作爲放大的共享空間,臥室分離越遠越好,室內空間結構上是中心發散模式,而不是動靜分區模式。

04

六個院子

絕大部分小院墅都有六個不同大小戶內庭院,一些內庭院面積可超250㎡,包括入戶小院、景觀側院、室外客廳、耕樂菜園等,並附帶地上獨立車位。所有主要居室均圍繞庭院佈置。

室外客廳供賓客宴請;

耕樂菜園爲年邁父母種花養草提供樂趣;

景觀側院讓孩玩耍和洄游。

每個臥室都自帶院子,推窗即景,包攬四季不同景緻。客廳前的大院,進深控制6米以上,院門外,闊綽的庭院尺度也一改以往侷促的街巷,形成院外有院的溫情。

與傳統排布的別墅社區不同,由於臺地的自然高差,再加上南向或東南向的戶型朝向,遠處的谷底橫臥溪流、窸窣竹林都能盡收眼底,享有以往邊套才能擁有的遼闊景觀面,自然山水和鄰里文化融爲生活點滴。

05

形式的問題

雖然仿古樣式一直是設計師的梗,但房產產品中的商品屬性,在成本,市場接受度,產品線的延續性方面綜合,文化符號性較強的呈現形式還是主流,桃花源作爲綠城中式產品線,我們還是延續了這些範式。

不同的是我們在設計裏呈現的體驗設定的完整性。

方竹園以質樸低調的建築風格、簡約線條刻畫中式的風骨。建築主要立面多門窗少實牆,在滿足通風采光的同時,充分考慮觀景,借景,增加人對於室外景觀的參與性。

建築細節上提煉豐富的裝飾元素符號,取消繁複的飛檐起翹雕樑畫棟,營造中式居住觀裏的質樸與氣韻。立面及線腳材料以石材取代磚雕,充分提升建築品質感和精細度。並通過現代生產手段,使建築細節更爲精緻和完美。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還遇到客戶對於“形煞”“三門通”等風俗習慣上的忌諱問題,這個點在中式建築中常見,日後再講。

項目信息:綠城安吉桃花源·方竹園

建築設計:棲城設計

合作設計:五洋設計

景觀設計:棲城設計+朗道設計

攝影:吳清山

02

安吉悅榕莊

安吉悅榕莊坐落於山林之間,被

連片的馬尾松林包裹,雖臨近

主城區,卻絲毫不受市井的喧擾

質 感

「 精 於 細 微 · 寓 巧 於 拙 」

初入安吉悅榕莊,對這裏構成的第一印象或許是:蘇式建築

然而細究營造部分,其實是有別於蘇式建築的文人雅緻,更加接近於徽派建築的原始質樸

木構的設計浸潤着山水的氣息,呈現徽派木構的簡約和明代家具的風格。覆盆柱礎彷彿從地面生長出,且採用與地面同一色澤。柱面也並非光滑細膩,甚至能隱約看出金絲柚的紋路諸如老石板牆面,透木質感塗漆及低照度的光源等一系列細部處理手法,透出原始的樸拙。

我們以結構構件取代裝飾構件並做還原質樸的處理,將感官沉澱最終是爲了將構件隱去,使視線集中於院落空間的筆觸描繪

形 制

「 一 方 庭 院 · 開 合 有 度 」

自觀者踏入院落,並非首先將關注傾注於細部營造,而是在院落空間開合通透的空間形制

院制設計結合了山院的空間格局,卻又有別於傳統山院的做法,打開了中式建築的傳統形制,掙脫院落的封閉感。尤其在酒店大堂院子的裝置設計處理上,運用可摺疊開啓的門窗系統, 製造更大面積的灰空間

正如已故普利策獎得主約翰 · 伍重先生所言,東方建築的核心精神是屋頂下的灰空間,它應該是開放通透的,一處與自然對話的場所

院 境

「 接 天 納 景 · 對 話 自 然 」

觀大堂庭院形制,四水歸堂的院子將光、風、雨、雪等自然元素融納其中。當身處院內,與自然的對話在這四方院悄然發生

庭院的水下空間,取光這一元素融進設計。在大堂的水景下的水療核心區——土耳其浴室,採取借用光源的設計手法,白晝日光透過水療室的天窗灑下,夜晚,水下光線反成庭院的光源,光在此處成爲對話自然的介質

在晴朗的夜間觀察,水下浴室透出的光線似與星辰的軌跡吻合,呼應天空的精神:自由/曠遠

聚 落

「 層 層 遞 進 · 回 歸 山 水 」

自高處俯瞰安吉悅榕莊,由庭院單元組成的看似錯動自由的聚落,實則其中暗含序列邏輯

隨着腳步不侷限於一方庭院,對稱性的軸線系統愈加明晰,視線的穩定感提前,建築室內景觀等設計要素退居成爲背景

縱觀本案設計手法,我們做了多層退隱,細部雕琢爲了消隱細節

軸線對稱爲了消減視覺喧鬧,最終迴歸酒店健康生態的度假理念

如隈研吾《負建築》中的思索:

建築生長於自然,應融入自然,

進行謙遜的退讓,甚至“消失”

總平面圖

酒店一層平面圖

酒店大堂一層平面圖

大堂立面

大堂東側剖立面

大堂內院+水療區剖面

spa區一層平面

spa區南立面

spa區剖立面

細部圖

設計單位:gad建築設計

項目名稱:安吉悅榕莊

項目地點:浙江,安吉

項目類型:度假酒店

景觀設計:杭州綠城風景園林設計有限公司

文來源於景觀邦,由景觀微評整理。

一切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