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肺炎,许多汽车厂商延迟开工,逆境之中,总有一批车企不能顺利“过关”,慢慢走下坡路,也有一批车企能够迅速从“睡梦”之中清醒过来,受疫情启发,它们已经抢先做出了大动作,并对2020年的发展做好了规划!这场肺炎,给了车企怎样的提示和机遇?车企们又是怎样积极应对的呢?


销售、服务创新

肺炎肆虐期间,消费者足不出户、天天闷在家怎么办?要像往常一样去经销商处看车是不太可能的,何况部分实体门店还未复工,谁来给消费者一对一服务?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少车企在延长假期的同时,还琢磨出了一套新的服务形式——线上看车。

机遇总是与挑战共存,面对疫情车企应该怎么做?

如广汽丰田,其“暖心在线、安心到店”服务,让客户可在线上进行看车咨询、预约试驾、订车付款、贷款审批、维保预约等,为了客户能安心用车,销售店还提供维保预约上门取送车、车辆消毒、24小时救援等服务。

广汽传祺也表示:我们通过线上VR看车、线上智能展厅,包括微商城和天猫在内的电商平台等,可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实现看车、选车。

一时间,“不出门就可享受服务”成为了热门,疫情之下,消费者的痛点是怎样在家看车、选车、购车?而车主们关心的则是这期间车辆刚好要维修、保养怎么办?能够解决好此类问题,汽车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好感度自然会提升。

这样创新的服务模式,有没有让你想起风靡一时的“新零售”思路呢?


销售计划调整

就算没有这场肺炎,相信大部分车企、经销商也不敢把2020年的销量目标往高了定,因为完成2019年销量目标的车企,不超过十家。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早有提示:2020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春节时间较往年偏早,预期1月份市场需求相比12月份会大幅度下降。

机遇总是与挑战共存,面对疫情车企应该怎么做?

注:因部分车企未公布销量及目标数据,上表为不完全统计。

疫情之下,不说上半年,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肯定会受影响,车企、经销商若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预估市场需求,就难免会导致库存压力过大,从而导致经营风险。

为此,不少车企正努力给经销商“减压”。

机遇总是与挑战共存,面对疫情车企应该怎么做?

例如,WEY品牌就承诺取消2月份进货考核、销售考核、线下活动考核,并免除2月份承兑贴息,延长三方还款期限,提供库存车抵押低息、金融贴息返现支持。

又比如,沃尔沃汽车为减轻经销商压力,不设2月销售目标,直接为经销商员工发放人员补贴,提供诸多业务项目专项支持。

再比如东风悦达起亚,其针对一季度商务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强化了先进经销商的奖励力度,鼓舞合作伙伴斗志。

机遇总是与挑战共存,面对疫情车企应该怎么做?

图表来源:盖世汽车

另一方面,根据车企们2019年的销量以及2020年的销量目标,不难看出今年的关键词是“稳重求进”和“精确谨慎”,就连近两年意气风发的日系车企也不敢好高骛远,部分自主车企更是把目标定得比去年低,这足以说明形势的严峻。


产品创新

口罩难买、不敢出门的同时,消费者们也开始关心起车内空气质量来,问“在车内用不用戴口罩”、“车载空气净化系统作用有多大”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思考,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让车内成为一片“净土”?

反应灵敏的车企已经嗅到了商机!

近日,吉利控股集团决定,由吉利汽车先期投入3.7亿元人民币,启动具备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研发工作。

机遇总是与挑战共存,面对疫情车企应该怎么做?

“全方位健康汽车”除了具备吉利汽车产品已有的隔绝外部空气中有害物质、快速净化车内空气等功能外,还将突破车内病毒防范功能和技术、有效抑制并降低病毒对人体的侵害。同时,车内所有材料不仅将拥有高环保性、低散发性,还具备抑制细菌或表面杀菌的能力。

经过这场肺炎后,相信消费者在买车时除了关注设计、空间、动力等因素外,还会更加重视车内的空气质量和材料使用的环保性,这对于想要发力却找不到方向的车企来说,无疑是难得的机遇!


自动驾驶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已经引入两台机器人投入防疫工作,据悉,该机器人集成了无人驾驶技术,拥有自主识别读取地图、工作环境,建立信息库、自主规划路径、完成物资配送等功能。

有人脑子里灵光一闪:“若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达到成熟水平、能够上路使用,那么对于疫情防控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

机遇总是与挑战共存,面对疫情车企应该怎么做?

但目前看来,自动驾驶技术还未达到成熟的地步,至少受国内交通法规影响以及考虑到社会安全,自动驾驶汽车想要独立地离开驾驶员而工作,依旧很难。

但这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启示,前几年还有人称自动驾驶领域为蓝海,许多互联网巨头如百度、谷歌也加入了进来,如果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那么汽车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得到改变。

机遇总是与挑战共存,面对疫情车企应该怎么做?


买车需求有望上涨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月受疫情影响,车市下滑的幅度可能在25%以上,但如无特殊风险,生产经营恢复正常后,今年3-12月仍有实现正增长的可能。受疫情期间消费心理影响,车辆的需求会代替房子的需求,对于车市有变相的促进效果。”

疫情之下,消费者会认为私人汽车出行比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更安全、更有保障,汽车购买欲望上涨也属正常,而且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在2003年“非典”之后,中国车市不降反增,全年汽车销量达439.08万辆,同比增长34.21%。

机遇总是与挑战共存,面对疫情车企应该怎么做?

有人可能会说:03年处于车市上升期,销量上涨是正常的,现在车市下行,如何能再次实现上涨?

即便是这样,今年疫情之后,车市仍有回暖的可能,因为一季度乃至上半年挤压的购车欲望,可能会在下半年迎来爆发,对于车企来说,如何部署好产品的研发和投放,依旧是重中之重。


写在最后

不难看出,面对疫情不少车企都为2020年的发展做好了规划。不管是产品创新还是技术研发都是它们积极应对的最佳佐证!大家都在积极应对,奋起冲刺,不敢懈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