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化疗病人出现药物副反应和病人表现出的痛苦,传统的做法是让病人卧床休息,但德国医学专家通过临床实践做出报告说,采取散步等积极运动的方式,可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其对化疗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病人的自我价值感和对生活的信心,病人的心脏和血液循环功能比原先大大改善,接受这种治疗方法的病人后来都能顺利地通过化疗期。抗血管疗法,化疗与手术、放疗一起,已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抗血管疗法,化疗与手术、放疗一起,已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有些全身性肿瘤病症,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睾丸肿瘤、肾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可通过化疗得到治愈。另外,一些肿瘤在局部治疗后,也可通过化疗来提高生存率。近10年来,肿瘤的内分泌治疗、肿瘤生物治疗已成为肿瘤内科中的重要治疗手段。

实体肿瘤的生长及存活依赖血管形成,一旦肿瘤发生,任何数量的肿瘤细胞增加,都必将伴有新毛细血管的形成。当肿瘤进一步增长时新生血管形成是必要的,癌细胞方可从供应血管中不断摄取营养物质与氧,运走代谢产物,满足肿瘤细胞生长的需要。而“抗血管治疗”的目的就是切断新生血管的生成,组织肿瘤细胞吸取身体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最终实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因此也有人把“抗血管治疗”称为“饿死”细胞治疗。

越早期的肿瘤,治愈的机会越大,所以,在早期通过规范的抗肿瘤化疗是有可能治愈肿瘤的,并不只有晚期肿瘤病人才需要化疗。如果在早期没有抓住机会,或没有使用合理规范的化疗,极易造成耐药性的发生,给后续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到疾病的根治,甚至于危及病人的生命。

由于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因此,抗癌化疗药不能完全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但各种抗癌药都有其特性,不良反应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有的药对骨髓抑制强,有的药对消化道刺激大等。医生会仔细分析患者的情况,选择正确的药物、准确的剂量、适当的方法来联合组药,最大限度地减少其毒性,增强疗效。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的肿瘤化疗已逐渐走出“敌我不分”的年代了。

现在,每年都会有很多新的化疗药研制上市,临床应用的癌症化疗药物也有数十种。临床对癌症患者实施化疗前,要根据患者的病种、病期、年龄、身体状况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而不要首选新药、高价药,否则,不但没有给病人带来更好的疗效,反之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经费负担。另一方面,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常联合多种治疗手段,如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及支持对症治疗等,但这种联合应用绝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越多越好。

恶性肿瘤患者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如不加强营养,会发生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降低。所以,在化疗期间,必须重视营养的补给,如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要提供充足,尽量少吃多餐,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在食品的种类上不要有太多的禁忌,且鲫鱼、鸡肉等很多“发物”都是极好的营养食品。

对化疗病人出现药物副反应和病人表现出的痛苦,传统的做法是让病人卧床休息,但德国医学专家通过临床实践做出报告说,采取散步等积极运动的方式,可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其对化疗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病人的自我价值感和对生活的信心,病人的心脏和血液循环功能比原先大大改善,接受这种治疗方法的病人后来都能顺利地通过化疗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