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古代战争场面,三五个人代替三五千古代士兵,大战役变成了村斗过家家,士兵战袍(如果那算战袍的话)形制材质不对就不说了,没有一点战场上那种损耗感沧桑感,代替三五千士兵的三五个群众演员有气无力,就像好几天没吃饭了饿着肚子开工,拿着刀枪乱砍乱捅,中国历史上动辄数万人的大战,怎能拿几个人蹦蹦跳跳就糊弄过去。说到古装战争大片,国外真实系的《天国王朝》、魔幻系的《指环王》系列、《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勇敢的心》、《圣女贞德》等等,都是大场面大制作,称之为史诗级的战争影片也不为过。

说到古装战争大片,国外真实系的《天国王朝》、魔幻系的《指环王》系列、《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勇敢的心》、《圣女贞德》等等,都是大场面大制作,称之为史诗级的战争影片也不为过。

而我们国内,论古装战争电影数量冠绝全球,论古装电影质量却惨不忍睹。场面称得上大的其实也能数上好几个,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长城》、《英雄》、《见龙卸甲》、《赤壁》等,这些影片对军队的展现还算得上宏大,但是徒有其表。毕竟一部好的影片,剧情逻辑跟场面需要均衡,不能只有其一。

论故事题材,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好故事,能直接秒掉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但影片嘛,需要导演、编剧、演员,中国知名的导演就那么几个,好编剧也屈指可数,可即便有他们,也不见得拍出了多好的电影。印象深刻某大导演,知名演员刘亦菲在某部电视剧里胡弹古琴,导演和演员哪怕历史常识稍微再多一点也不会出现这种错误,这也说明其团队有问题。

论细节处理上,影视工作者大多忽略是细节,对古代服装没有严格考据,周秦汉唐宋明服装换着穿,反正观众也不会去追求这点事,无伤大雅。既便如此,不论是改编还是戏说,总有时代背景设定,不是说要完全真实反映当时的情况,但不张冠李戴总是最基础的吧?

论古代战争场面,三五个人代替三五千古代士兵,大战役变成了村斗过家家,士兵战袍(如果那算战袍的话)形制材质不对就不说了,没有一点战场上那种损耗感沧桑感,代替三五千士兵的三五个群众演员有气无力,就像好几天没吃饭了饿着肚子开工,拿着刀枪乱砍乱捅,中国历史上动辄数万人的大战,怎能拿几个人蹦蹦跳跳就糊弄过去?

当然,也不可能弄几千上万个群演,好歹特效加得真实点吧?五毛特效就上场,谁不吐槽?

在古代军队中,矛是最常见的武器之一,矛为兵刃中最长之物,故有丈八蛇矛之称惟所谓丈八者,以周尺计之,合今之通用尺一丈四尺有奇。什么概念?长矛长将近5米。《周礼·考工记·庐人》记载,故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攻国之人众,行地远,食饮饥,且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守国之人寡,食饮饱,行地不远,且不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长。

而这些,在影视剧中都鲜少被体现出来,但凡交战,就是双方几个步兵一通乱冲,没有军阵、没有兵种配合,历史上数不尽的知名战役中,战法都未得体现。不过在电影《赤壁》中,对军阵、战法有一定程度上的呈现。

当然,一部影视剧从拍摄到完成,所考虑的因素颇多,我泱泱中华,人口十几亿,难道就出不了一个有识之士?非也,人才有的是,但现实如此,厉害的人没资源,有资源的人不厉害,难以综合,以至于每年产出的影片成千上万,能入眼的却没几个。

你说,就这个现状,我们还怎么去拍出史诗级的古装战争大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