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古代戰爭場面,三五個人代替三五千古代士兵,大戰役變成了村鬥過家家,士兵戰袍(如果那算戰袍的話)形制材質不對就不說了,沒有一點戰場上那種損耗感滄桑感,代替三五千士兵的三五個羣衆演員有氣無力,就像好幾天沒喫飯了餓着肚子開工,拿着刀槍亂砍亂捅,中國歷史上動輒數萬人的大戰,怎能拿幾個人蹦蹦跳跳就糊弄過去。說到古裝戰爭大片,國外真實系的《天國王朝》、魔幻系的《指環王》系列、《霍比特人五軍之戰》,《勇敢的心》、《聖女貞德》等等,都是大場面大製作,稱之爲史詩級的戰爭影片也不爲過。

說到古裝戰爭大片,國外真實系的《天國王朝》、魔幻系的《指環王》系列、《霍比特人五軍之戰》,《勇敢的心》、《聖女貞德》等等,都是大場面大製作,稱之爲史詩級的戰爭影片也不爲過。

而我們國內,論古裝戰爭電影數量冠絕全球,論古裝電影質量卻慘不忍睹。場面稱得上大的其實也能數上好幾個,比如《滿城盡帶黃金甲》、《長城》、《英雄》、《見龍卸甲》、《赤壁》等,這些影片對軍隊的展現還算得上宏大,但是徒有其表。畢竟一部好的影片,劇情邏輯跟場面需要均衡,不能只有其一。

論故事題材,中國歷史上有無數的好故事,能直接秒掉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但影片嘛,需要導演、編劇、演員,中國知名的導演就那麼幾個,好編劇也屈指可數,可即便有他們,也不見得拍出了多好的電影。印象深刻某大導演,知名演員劉亦菲在某部電視劇裏胡彈古琴,導演和演員哪怕歷史常識稍微再多一點也不會出現這種錯誤,這也說明其團隊有問題。

論細節處理上,影視工作者大多忽略是細節,對古代服裝沒有嚴格考據,周秦漢唐宋明服裝換着穿,反正觀衆也不會去追求這點事,無傷大雅。既便如此,不論是改編還是戲說,總有時代背景設定,不是說要完全真實反映當時的情況,但不張冠李戴總是最基礎的吧?

論古代戰爭場面,三五個人代替三五千古代士兵,大戰役變成了村鬥過家家,士兵戰袍(如果那算戰袍的話)形制材質不對就不說了,沒有一點戰場上那種損耗感滄桑感,代替三五千士兵的三五個羣衆演員有氣無力,就像好幾天沒喫飯了餓着肚子開工,拿着刀槍亂砍亂捅,中國歷史上動輒數萬人的大戰,怎能拿幾個人蹦蹦跳跳就糊弄過去?

當然,也不可能弄幾千上萬個羣演,好歹特效加得真實點吧?五毛特效就上場,誰不吐槽?

在古代軍隊中,矛是最常見的武器之一,矛爲兵刃中最長之物,故有丈八蛇矛之稱惟所謂丈八者,以周尺計之,合今之通用尺一丈四尺有奇。什麼概念?長矛長將近5米。《周禮·考工記·廬人》記載,故攻國之兵欲短,守國之兵欲長。攻國之人衆,行地遠,食飲飢,且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守國之人寡,食飲飽,行地不遠,且不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長。

而這些,在影視劇中都鮮少被體現出來,但凡交戰,就是雙方几個步兵一通亂衝,沒有軍陣、沒有兵種配合,歷史上數不盡的知名戰役中,戰法都未得體現。不過在電影《赤壁》中,對軍陣、戰法有一定程度上的呈現。

當然,一部影視劇從拍攝到完成,所考慮的因素頗多,我泱泱中華,人口十幾億,難道就出不了一個有識之士?非也,人才有的是,但現實如此,厲害的人沒資源,有資源的人不厲害,難以綜合,以至於每年產出的影片成千上萬,能入眼的卻沒幾個。

你說,就這個現狀,我們還怎麼去拍出史詩級的古裝戰爭大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