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生愛玉,對扳指更是情有獨鍾。因此許多人認爲扳指是清代的產物,實則不然。玉扳指,又叫玉韘,本意是拉弓射箭時扣弦用的一種工具。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商周時期就發現有扳指的存在了,最初可能有皮質等一些較軟材料製成的扳指,好一點的纔會使用材質更爲堅硬的。

  古人之所以那麼喜愛扳指,是因爲它既體現了男性骨子裏的雄健和力量,又象徵了儒家正統中的“射”禮。隨着歷史的發展和演變,玉扳指的意義也在悄然變化着,到明清時期,玉扳指已逐漸演變成一種裝飾品,成爲佩戴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扳指的做工可分文武。武扳指傳承了軍隊制式,不加雕琢,即使用料奢華也可實用。文扳指顧名思義,由讀書人和文官佩戴。他們有更高的美學追求,在不盈數寸的面積描龍繪鳳。幾千年來,扳指的形制,出現過很多種樣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

  坡形扳指出現較早,最早還有弦槽,後來取消。在我國,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到了清代玉韘又演變成圓筒狀、無凹槽的扳指。玉扳指的製作對玉質本身要求非常高,扳指呈管狀,內外平滑,形狀中空,對裏外的玉質一目瞭然,有一點點的瑕疵都能看到,這就要求它不能有髒、棉、裂等瑕疵。厚度上也要達到一定的標準,籽料中能做扳指的並不多,正是有了這種“厚”,進而能達到扳指通體渾厚、穩重的感覺。

  玉扳指中玉的質地,光澤度、油潤度、純正度、老熟度等等,都要恰到好處,任何一方面有所缺陷,都彰顯不出扳指本身的豪邁大氣。逢時有這樣一塊各方面達到扳指要求的玉料,作者用以大氣、精湛的雕工,賦予此料帝王之神。

  扳指形制採用坡形形制,即側面觀是梯形,一邊高一邊低。碗口面不是平面而是向內稍微傾斜一點的,斜面的寬度和角度會直接影響它的舒適度,這就需要打磨的時候十分精準。碗口面刻有回紋等仿古紋飾,線條流暢堪稱絕倫,細品如見作者深厚匠心。

  局部留有料子的原皮,用紅皮巧雕龍首樣式,爲整件作品奠定帝王之氣。中國龍崇拜歷史在世界上最爲久遠,龍文化在中國曆久不衰,可以說是延續時間最長、生命力最強的文化現象之一。

  中國龍文化豐富多樣,自秦漢之後,龍神崇拜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龍獲得了更爲顯赫的地位,故此龍的形象也有着帝王的預示。時光荏苒,歷經數千年歲月沉澱,玉扳指,它可以是沉穩莊重、儒雅風範的代表,也可以是溫婉綽約、輕靈秀氣的象徵,它演繹的幾千年指上風情,精彩絕倫。

  佩戴玉扳指,不時摩挲、盤玩,傳統扳指的套筒樣式,一思一韻間,不禁讓人回想金戈鐵馬的狩獵、征戰時期。內心似乎多了一些壯志慷慨的豪邁氣概,複雜但又單純的意蘊瞭然於此,修身養性,保有平安,避除災難。中國玉雕大師作品,龍首扳指,新疆和田籽料,局部留紅皮,真紅皮無二上,皮色巧做龍頭,參考白度一級以上,肉眼難見結構,打燈結構均勻,潤度很好,油分十足,局部微有針棉,肉眼微見,重41.8克。

  歡迎下載藏玉App,這是一款專注於傳統和田玉的移動社交交易平臺,集分享、交流、科普、買賣於一身。這裏匯聚了玉雕名家、收藏名家、資深玉友以及衆多和田玉愛好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