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凌晨,在西北太平洋遠海的密克羅尼西亞羣島北部生成一個熱帶擾動,編號爲91W。91W生成後一直持續穩定地向着西偏北方向移動,並且移動速度相當快,它大概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移動到了關島附近海域。在此過程中91W的強度也逐漸加強,昨天(9月26日)晚上,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將91W升格爲熱帶低壓。

▲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關島附近熱帶低壓動態紅外雲圖。

9月27日05時,關島附近熱帶低壓中心位於北緯12.7°,東經140.1°,中心附近最大風速1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1008百帕。

▲9月27日4時30分,衛星監測到的位於關島西偏南一側的熱帶低壓。

實際上從最新衛星雲圖上看,近期西北太平洋熱帶副熱帶高壓十分強盛,在副高的抑制下,整個洋麪上熱帶雲團並不活躍。作爲西北太平洋目前僅有的一個較爲成熟的熱帶系統,關島附近熱帶低壓恰處於副高南側的邊緣地帶。也正因爲這個原因,熱帶低壓所受到的副高邊緣引導氣流十分穩定,它將沿着副高南側邊緣向西偏北方向移動。

▲近期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海域海溫分佈。

▲日本氣象廳預測的熱帶低壓未來移動路徑。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近期關島周圍的海溫高達31℃,這是促使熱帶擾動91W加強爲熱帶低壓的一大有利條件。而在這個熱帶低壓未來預期路徑,也就是關島至我國臺灣島之間的海域內海溫普遍在27-30℃,將非常利於它強度的發展。

按照最新的超級計算機模型和幾個官方颱風預報機構的預測,關島附近的熱帶低壓極有可能在24小時內(也就是9月28日前)加強成爲今年的第18號颱風“米娜”。

▲ECMWF集合預報預測的即將生成的颱風“米娜”移動路徑概率圖。

“米娜”生成後,會於9月30日前後將會到達我國臺灣東部海域。在到達臺灣東部海域之前,“米娜”的路徑將十分穩定,而在接近臺灣島過程中,由於北方冷空氣東移南下的影響,屆時副熱帶高壓將大幅度減弱東撤,“米娜”將在臺灣東部海域轉向。

▲UKMO集合預報預測的即將生成的颱風“米娜”移動路徑概率圖。

是的,你會發現這一次冷空氣又成爲了關鍵因素,它的強弱和東移南下的速度將直接導致未來臺風“米娜”轉向位置,進而決定“米娜”會不會在十一長假初期影響我國還是提前轉向趨向日本韓國。

超級計算機集合預報模式就是在不同的假設條件下模擬出未來“米娜”可能的移動路徑。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米娜”將確定在臺灣東部轉向,UKMO集合預報認爲“米娜”會轉得很徹底,他們認爲“米娜”轉向後將沿着琉球羣島或者我國東海東部邊緣一路北上,最終登陸日本;但是ECMWF集合預報整體的轉向位置略偏西,他們的計算結果認爲“米娜”未來會進入我國東海,同時個別集合成員也計算出了有極小概率會登陸臺灣甚至我國華東沿海。

▲GFS模擬的未來8天地面風場和氣壓。

請及時關注未來臺風“米娜”,即便它如期在臺灣東部轉向,它也可能會在十一長假初期進入東海中部或者中東部。屆時,“米娜”的西側環流若與南下冷空氣結合,有很大概率會給華東東部沿海地區帶來風雨影響。而如果冷空氣沒有如目前預期的那麼強,“米娜”甚至不排除有登陸我國的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