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週頭部網貸平臺團貸網暴雷,很多朋友不幸踩雷,大多數P2P的投資者並沒有認識到會有如此大的風險,在平臺投入了大比例的家庭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其中最火熱的當屬虛擬貨幣,比特幣當初剛火起來的時候,宣稱數量有限,未來升值空間巨大,前仆後繼吸引了很多人投資,到目前來看,極少數的人賺了比特幣的錢併成功離場,剩下的就是一地雞毛了。

團貸網暴雷七天後,我看盡了人世間的悲涼與繁華

上週頭部網貸平臺團貸網暴雷,很多朋友不幸踩雷,大多數P2P的投資者並沒有認識到會有如此大的風險,在平臺投入了大比例的家庭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平臺暴雷後曾經接過團貸網廣告的自媒體表現的很“聰明”,把之前的軟廣、硬廣一一刪除,東拉西扯一些別的話題,一幅假裝不在現場的樣子,等熱度一過萬事大吉。

網民的記憶只有7秒,這波熱點都沒有堅持七天,之後該幹嘛還是幹嘛,好像一切沒有發生過一樣。

事已至此再去扒別人的醜聞顯然對大家毫無幫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特別不希望大家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一味追求絕對收益到一味追求絕對安全)。

歸根結底,大部分被收割的人是因爲缺少財商教育,哪怕不幸踩雷,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

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哪些金融陷阱或騙局

像P2P這種理財,向上收益率最多20%,但是向下卻有損失全部本金的風險。我在上週四的文章裏也提到過,人們只注意到了它的收益率,卻忽視了損失全部本金的風險。

所以它比股市還讓人可惡,股票向上賺錢的空間很大,只要炒的好五倍股十倍股還是有的,雖然風險大,至少我們有機會賺更多。向下也不會血本無歸,定好止損線,虧10%或20%就退出。P2P雷了就雷了,幾乎沒有退出的可能。

P2P天生高風險,我們也講過了,即使民間有這方面需求,未來P2P沒有完全消亡,穩妥起見,大家還是不要碰了。

除了P2P還有很多小衆的金融產品同樣有極大的風險。其中最火熱的當屬虛擬貨幣,比特幣當初剛火起來的時候,宣稱數量有限,未來升值空間巨大,前仆後繼吸引了很多人投資,到目前來看,極少數的人賺了比特幣的錢併成功離場,剩下的就是一地雞毛了。

除了比特幣別的虛擬貨幣也是層出不窮,總的來說並不具備投資價值,很多從成立之初就做好了跑路的準備。這麼多幣種也增加了虛擬貨幣的供應量,供大於求價格勢必會跌。

雖然本週三比特幣價格繼續走高,已經突破5000美元大關,但它確實不在我的能力圈內,不會羨慕別人賺的錢。

什麼纔是值得投資的好產品?

能夠產生健康現金流,纔是好的投資項目

從這方面講房產其實也不是特別好的投資標的,因爲國內租售比居高不下,希望通過房租來收回成本不現實,所以國內房產並沒有很好的現金流。

未來人口紅利不再突出,房子的流動性會成爲最大的問題,就像場內很多ETF品種也很好,但是每天的交易量很少,流動性不高,就不適合大資金投資。需要把房子換成錢的時候如果不能迅速成交賣出,爲了流動性只能損失一些價格。

選來選去只有好公司符合這一標準,長期持有一家好公司,獲取公司盈利帶來的現金流,也就是做好公司的股東。

選擇一家好公司太難了,好在有指數基金可供我們投資。

我的願望就是讓每一位普通投資者都能從基金上賺到錢。

巴菲特說:“你的利益不能跟客戶的利益相違背。”這也是我一直信奉的價值觀,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各方參與者都是盈利的。

比如定投低估指數基金這件事情。

首先,因爲指數長生不老,背後的企業長期向上盈利,投資者必然盈利。

其次,基金公司做出了這麼好的投資品種,參與的人越多,公司發展的會越來越好。

這就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如果賺了錢的投資者再給我打賞一些,那就是一個三方共贏的局面啦(開心)。

所以,這種健康的商業模式纔可以長期存活下去的,並且會越做越好。只是祖國的這片土地缺少這種優良的土壤,真正的百年企業少之又少。

最開始自媒體興起的時候大家都還做的很認真,後來就商業了,一商業化必然會糾纏各種利益在其中,我們不去評判那些發佈P2P廣告的大V們做的對不對,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確實給很多家庭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哪怕此前因爲大V的引導在其它方面賺了錢,但是這一次,把所有的利潤賠進去都不夠。

話說回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大家都是成年人,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在投資任何產品之前誰也沒有按着你的手強制操作。

還真別說,就有人對定投低估指數基金不屑一顧,就愛去博一搏。

投資能賺到一些錢已經很不容易了,起碼不要再虧光本金。

相關文章